
自由貿易仍是未來趨勢
關稅長期以來一直是各國政府用來處理貿易失衡、保護本土產業或作為經濟槓桿的工具。然而,近期的關稅政策突顯出其伴隨…
關稅長期以來一直是各國政府用來處理貿易失衡、保護本土產業或作為經濟槓桿的工具。然而,近期的關稅政策突顯出其伴隨…
慶祝《TOPICS》工商雜誌創刊 55 週年,本期封面採用傳統上代表結婚 55 週年的意象,以翡翠為主視覺。對…
150多年來,禮來(Eli Lilly)以改善全世界人類的生活為使命,扮演醫療創新的領導者。這項承諾在台灣尤為…
隨著 2024 年即將進入尾聲,《Taiwan Business TOPICS》特別回顧了台灣與全球夥伴在過去…
台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NSTC)於 7 月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象徵著重大的一步,代表政府承諾擁抱人工智…
台灣美國商會熱烈祝賀創立於 1949 年的台北美國學校(TAS)迎接 75 週年校慶。 外籍家庭深深感激台灣為…
2023年的兩個議題 進展有些變化 台灣美國商會發表年度《台灣白皮書》時,各委員會都會檢視前一年白皮書所載…
台灣美國商會於6月在華盛頓特區的會議中了解了《台灣盟友基金法案》,這項跨黨派立法提案計劃在三年內撥款1.2億美元,用於協助面臨中國壓力的台灣夥伴,並強化台灣的全球盟友連結。法案旨在通過財務支持和鼓勵供應鏈多元化,來對抗北京的外交孤立策略,並促進台灣在國際論壇上的參與。
經過多年的討論,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double taxation avoidance agreement,…
因疫情而暫停五年後,台灣美國商會代表團重返華盛頓特區。 台灣美國商會代表團於六月下旬結束了為期一週的華盛頓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