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國際化的工作環境
當今的工作環境有了許多非傳統模式,例如數位游牧工作者、遠距工作者、國際跨團隊協作,以及零工經濟下的「類勞工」等…
當今的工作環境有了許多非傳統模式,例如數位游牧工作者、遠距工作者、國際跨團隊協作,以及零工經濟下的「類勞工」等…
台灣即將進入 11 月至 3 月的流感季節。因此,台灣疾管署開始出刊年度流感報告《流感速訊》,從 10 月到 …
面對氣候變遷嚴峻挑戰,世界各國無不設法推出創新政策,以期兼顧環境保護、經濟發展雙重任務。美國《清潔競爭法案》(…
台灣美國商會在2023年6月7日發佈其第27年度的台灣白皮書。今年這份白皮書的媒體報導篇幅前所未見,有超過50…
今年世界地球日,台灣成立了「氣候變遷局」籌備處,是隸屬於環保署的政府新部會。氣候變遷局將負責規劃碳稅機制的細節…
上個月初,美國六位跨黨派參議員(民主黨、共和黨各三位)提出決議案,敦促拜登政府與台灣展開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談判。…
台灣致力於打造對外國籍居民更加包容的社會,而看到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努力推動銀行業更加公平的服務環境,相當令人振…
《台灣獎學金法案》的通過將加強美台雙邊關係 美國參議院去年 12 月通過了《2023 年國防授權法…
無論好壞,台灣在2022年受到了來自全球前所未有的關注。《紐約客》、《經濟學人》和《大西洋》等國際閱讀出版物皆…
臺灣海鮮產品於10月被列入美國勞工部(DOL)之《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中,延續了自2020年時首次獲得強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