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道別對話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自2018年8月接任處長,但這並非他第一次在台灣出任的經驗。在他30年之久的外交工作中,處長曾經有三次不同的機會在台灣任職,包含1990年時擔任領事官員以及2012-2015年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於訪談中他表達了對台灣人民、台灣政府深厚的感情,並非常重視擴展與深化美台之間的關係。

酈英傑處長與台灣美國商會資深顧問沙蕩(Don Shapiro)和TOPICS雜誌資深編輯歐嘉仁(Jeremy Olivier) 在他離台之前進行電話訪談,其中談到他任職其間美國在台協會完成的多項成就,處長也談到這幾年來他有幸可以觀察到台灣的一些重大變化。訪談內容整理如下:

處長,在您初任這個職位時,您設立了幾個欲達成的目標,您如何評價自己在這些目標上的成就?

在我一開始擔任處長職位時,我列出了四個優先事項,期望在我任期間有所進展。這四項包含為強化美台之間的安全、商業、經濟以及人文的關係。此外,我也期望藉由美國在台協會協助台灣擴大其在國際社會當中的角色及作用。我認為在過去三年當中這四個面向都有長足的進展。

在談及安全關係此項任務中,美國批准了近18億美元的防禦武器採購案,創下短時間內的歷史新高。此軍購案當中包含出售66架的F-16V戰機以及100多輛的M1 Abrams坦克,也包含了一系列可提升台灣自身防衛能力的其他系統。我們也和台灣政府在預備役改革和民防上的討論有很大的進展,網路資安工作上有更多合作,並簽署了「成立海巡工作小組備忘錄」。

在經濟與商業活動上的關係,我們發起了一項名為「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的新提案。關於這個提案最令為稱許的是它並非僅是每年一次的會議,而是多個工作小組針對投資審查、5G、供應鏈等問題進行一連串的討論。事實證明此提案對於加強雙邊經濟關係是為深具價值的機制。

我們在投資方面也獲得重大成功,2019年SelectUSA投資高峰會上,台灣派出該年最大的代表團。雖然2020年的高峰會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推延了,我還是很高興見到今年六月份此項活動於線上舉辦時,台灣仍派出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國市場代表團。

另外,台積電也決定投資120億美元於亞利桑那州建立半導體廠。我相信這個計畫將對於美台高科技產業的經濟關係帶來正向改變,甚至可能影響全球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

其他更多和台灣之間的互動也包含了一系列保障供應鏈的討論,此一領域我們認為台灣扮演極重要之角色,也簽署了針對海外基礎建設投資的合作備忘錄。我們也和台灣合作推出女性債券,提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印太地區的女性一個創新的融資方式。

為幫助台灣爭取國際空間,我們成立了「印太民主治理諮商」並展開新的太平洋島對話,大幅度擴展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 計畫工作。GCTF於2015年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舉辦了許多研討會,議題含括執法、女性賦權、環境保護、能源安全、生物科技議題以及疫苗。我們也正在研擬將GCTF擴展至台灣之外的其他地方,讓更多夥伴可以參與其中。

我們也促成了一些非政府組織在台灣成立辦事處,很開心可以見到台灣正在成為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區域中心。

在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成立之前,我們迎接當時的美國國務次卿Keith Krach來台,他是此對話的重要推手,也是過去40年來訪問台灣的最高層級國務院官員。在去年(2020)年8月,我們迎接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部長Alex Azar,他是自1979年以來,訪台層級最高的政府官員,,他於訪台期間和台灣衛福部長簽訂合作備忘錄。這些訪問都有效地擴展台灣的國際空間,因為他們都很重視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扮演的角色。

最後,在人文關係的層面,我們發起了「人才循環大聯盟」,在這當中美國商會扮演了重要的夥伴,另外還有美台教育交流。這項工作旨在增加美國人至台灣學習中文的機會,並派遣台灣的中文老師至美國教學。這當中英文學習的部分亦能幫助台灣達成其雙語國家的目標。

您在職涯當中多次待在台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當中您觀察到台灣最顯著的改變為何?

我認為最大的改變是台灣民主的轉型,從專制主義走向民主的過程。從歷史經驗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轉變,台灣能成為民主成功的典範非常令人佩服。從近幾年可見到台灣公民社會的架構已然成熟,成為台灣社會重要的一環,並有效地影響各項政策。

另一重要的改變是台灣在過去20年對環保主義的重視。我30年前第一次於台灣任職時,台灣並不是一個乾淨、環保的地方。當時,我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台北四面環山,因為我根本看不到山!但今日台灣有很多的綠地,空氣很乾淨,大眾交通系統令全世界稱羨,當然也極受美國羨慕。台灣的資源回收計畫更是全世界最棒其中之一,尤其是台灣還能透過回收電子廢料獲得盈利。

從經濟方面來說,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至輕工業,到現在成為重要的高科技經濟。特別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過去一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家了解到台灣在全世界的經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我還特別想提一下台灣優秀的公衛及醫療系統,我知道這些人現在都忙於對抗最近爆發的COVID-19疫情。在我看來,台灣對疫情的處理優於世界上其他地方,台灣的醫療體系也是全球最好的體系之一。

您常提到“真朋友真進展”並以此來形容美台之間的關係。近期有任何美台兩個夥伴之間的工作進展可展現此精神嗎? 您還希望可以見到什麼樣的推展呢?

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慶祝「臺灣關係法」40周年,在當年度我們每個月都訂定一個主題討論不同領域的進展,包含安全、貿易投資、環境、執法、科技及教育等。我認為從這些領域都可看到”真朋友真進展”的體現,尤其在這幾年,每項合作都有長足的發展。正如之前所提,在我任職初期就開始推動的四大領域都有顯著進步。

我想要特別強調一件事情,關於國務院提出與台灣互動的新指南。過去,美國政府對於與台灣互動上施加了許多的限制,但經由新的指南方針,我們可採納更新、更積極的架構與台灣往來。新的方針鼓勵美國政府各個層級與台灣合作接觸,並公開合作關係。我們看到全世界都在報導美國的代表或大使邀請台灣同層級的政府官員參訪其辦公室或共進午晚餐,甚或一起偕同出席公共場合。我想這是一種展現雙方友誼的方式,我們也想要表揚並讓大家關注到雙方互相互利的關係。

今年正逢台灣美國商會70周年慶,在這特別的場合,處長有沒有任何話想對商會會員說呢?

躬逢台灣美國商會70周年,我想要表達我誠摯的謝意,感謝商會與美國在台協會之間堅實的合作,共同努力促進美台經濟和商業關係。我也要藉此恭喜商會在過去70年令人矚目的成就,讚許商會之遠見並竭盡所能努力支持所有美國商業在台灣的運作。誠摯祝福接下來美好的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