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及聽眾正在證明,經常出現於歐洲派對的小眾類型音樂表演,也能在台灣獲得大眾認可。
本文章譯本由關鍵評論網提供
在文章開始前我覺得自己有必要先警示各位讀者:「一位台灣美國商會的同仁近日前去一家位在台北的Techno電子音樂俱樂部,不過他卻認為那邊是『嚇人的地方』。」簡單來說,Techno這種風格的電子舞曲或許並不合所有人的胃口。
然而,若你喜歡這類電音曲風,或是你喜歡 律動更輕快、更具節奏感 ,作為Techno風格起源之一的「浩室音樂」(House),那你應該會很開心Techno音樂正在台灣迅速發展。
Techno在台灣雖然不是主流的音樂類型,但仍吸引了大批忠實粉絲和演出者。位於台北羅斯福路旁地下室的「Korner」是台灣最早引入該音樂風格的夜店,雖然Korner已於2019年結束營業,但該夜店的特色迄今仍為曾經光顧的民眾津津樂道。
Korner歇業後,陸續有數家電音夜店相繼開業,雖然在Covid-19防疫限制下面臨營運困境,但幾乎所有的俱樂部最終仍挺過疫情衝擊,這要歸功於購買這些電音夜店相關商品及預售門票的顧客。電音夜店的常客現在更可於周末夜晚前往「當鋪Pawnshop」、「Grey Area」、「Studio 9」、「FINAL」等地,以及其他夜店所舉辦的電音主題派對狂歡。
身處台北的Techno和浩室DJ,很少能單靠演出維生,這些音樂表演較像工作的互補,不僅是電音愛好者在工作一周後恢復精力的方式,更是他們生活靈感的泉源。

曾在台北大多數電子音樂夜店出演、常駐台北的DJ Kyra說:「台灣的職場文化可能相對壓抑。許多台灣人還是非常保守,但在這類電音場域裡,你可以徹底宣洩情緒,這也是為什麼舞蹈文化成為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當你站在舞池時,你能真切的感受到某種連結,那是種人們純粹相聚一堂、盡情揮灑汗水的美妙聯繫。」
僅管Kyra認真看待自己的每一場演出,但她並沒有要以職業DJ為志向。Kyra認為,最能長期投入的DJ,是那些不把電音表演轉換成全職工作的演出者,「他們平日也朝九晚五的從事自己本業,但到了周末,這些人會化身DJ進行多場演出,我最敬佩的就是這類表演人士。」
資深表演者Jesse Chen就是該類型的音樂人。他的電音旅程始於國小階段,那時他會購買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瑪丹娜(Madonna)等美國知名歌手的錄音帶和CD。而在這些音樂中,特別是瑪麗亞·凱莉的歌曲會發行多個版本,Jesse Chen也因此對混音如何改變音樂風格相當著迷。
高中時,他曾在一家地區性的廣播電台擔任DJ,並在一段時間後轉換至索尼音樂(Sony Music)服務,期間他負責撰寫曲目介紹以及將外文歌詞翻譯成中文。Jesse Chen成為DJ的時間則可追溯至大約10年前,他在朋友經營的一間地下酒吧,迎來人生首場電音表演。
雖然Jesse Chen長年涉獵音樂領域,但亦沒有要轉為全職DJ的打算。不過,他的DJ身分卻為主業發展帶來重要的影響力,每一場的電音演出都鼓舞著平日擔任設計師及精通市場行銷的Jesse Chen。
Jesse Chen說:「平日緊湊的工作行程,讓我真的非常期待在周末的舞台上分享音樂。但如果我接連表演多個場次,我也會感到身心俱疲,最後變得只想回去上班,因此,DJ和本業對我而言更像一種能量交換。」

要成為DJ,表演者不需要具備音樂相關科系學位或參加長時間、昂貴學費的音樂課程,大多數的演出者都是自學成才,並從其他DJ身上獲取建議及學習技巧。然而,對於還未累積足夠聲量的表演者而言,倘若想要獲得出演場次,展現堅持不懈的積極態度以及開拓穩固的人脈網路就更顯重要。
Kyra表示,「我的一位DJ朋友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他邀請我擔任DJ,那是我生平第一場的電音演出。這位朋友在音樂道路上靠的是自學,他會把自己的作品寄給電音夜店,如果沒有得到回覆,他就會開始在那間店遊走,或是直接進到裡面向管理階層請益。有些夜店的負責人最終被他的誠意所打動:『我喜歡你的態度,你對音樂有自己的堅持,那就讓我們一起試試吧。』或許他初試啼聲的作品沒有特別突出,但態度讓他有了站上舞台表演的契機與持續精進的動力,最棒的是他現在已經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這讓我相信,如果你也想從事這類型的工作,就需要展現堅韌的內心及持之以恆的態度。」
做生意的藝術
相比於台北信義區的主流夜店,Techno夜店為顧客打造出更加自由奔放、無拘無束的氛圍。造訪的賓客永遠不會在FINAL、Gray Area這類電音酒吧找到香檳女孩或VIP包廂等供特定消費者炫富的機會,金錢地位差距所帶來的壓力瞬間一掃而空。
然而,千萬不要被Techno這種追求自在的波希米亞(Bohemian)風格所蒙蔽,事實上,電音夜店的經營者皆相當嚴謹地看待這份工作。畢竟,每個周末夜都有眾多夜店活動吸引特定消費者的注意力,電音夜店的活動發起人勢必得找到方法從中脫穎而出。
舉辦代表性的活動以及邀請國外知名DJ來台演出亦是Techno夜店常見的行銷策略,經營者也會以台北充滿活力的LGBTQ+(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與酷兒)社群作為目標客群,從而舉辦相關主題派對,例如Pawnshop的「箱根溫泉」以及Studio 9的「Candyland」皆是這類特色派對的經典代表。此外,鑒於流行音樂仍是台灣的主流音樂類型,打造LGBTQ+的主題活動也是另一種能觸及到偏愛流行音樂客群的方式。
Jesse Chen對此則分享:「對很多人而言,『箱根溫泉』就如同這類派對的引路人,我們告訴顧客,這是場同志派對,同時我們也會演奏很棒的Techno和浩室音樂,以此提高參與者的興致。」

音樂展演空間Studio 9所嘗試的另一種音樂娛樂概念已深獲音樂愛好者的青睞,也就是將音樂與舞蹈表演等其他藝術形式做結合,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金屬藝術家Johnny Chen所創作的視覺藝術。Johnny Chen表示,將視覺藝術融入音樂表演,不僅能為演出帶來獨特的賣點,也有助於打破大眾往往對藝術的僵化看法。
「音樂與藝術的結合使表演充滿活力及樂趣,同時也帶來更多的互動性。音樂能消除畫廊瀰漫的緊繃氛圍,當藝術裝飾與音樂迸出花火時,往往有機會激發更大膽的創意及更狂野的想像,這些構思最終能將音樂欲傳遞的意境形象化。」
Johnny Chen對於視覺藝術與音樂間的交融深感興趣,這是他在夜店演出時親身體驗過的絕妙感受。
Johnny Chen分享:「我當時正在現場表演,而我的朋友也同時在演出,我一直跟隨音樂的旋律並找出方法讓自己流暢地與節拍銜接。數周後,當我和這位朋友聊起我是如何將自己的律動融入他的音樂中,他說實際上他也是觀察我當下的藝術表演,再依照我的動作調整自己演奏音樂的步調,我們可說是完全同步。」

Johnny Chen也經常與台北浩室、Techno圈內無人不曉的音樂廠牌Velvet Collective合作,該品牌主打以視覺藝術強化演出氛圍,因為「視覺效果在音樂的縈繞下如同衝擊感官的出色推手,可喚醒潛藏於身體中的各式情感。」
Velvet Collective由全職DJ阿爾松(Nathan Alzon)所創立,在該品牌成立不久後阿爾松便與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一家唱片公司簽約。Velvet目前的DJ群包括Chupis、Matts Nah、Daniel Imanga以及Yuhan,而該品牌最知名的活動莫過於「Femme Fatale」(蛇蠍美人),她迷人且致命的魅力已吸引大批亞太地區的海外音樂愛好者前往台北一親芳澤。
Matts Nah指出:「在同個品牌讓內部的DJ都有機會在特定的演出環境下,創造符合自身風格的派對及活動。Velvet Collective給予大家輪換的空間,這樣在各式演出中,每位DJ都可以輪流開場和閉幕。」
雖然Velvet的DJ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本業,但成員們仍立志要將音樂轉為職業。有些成員甚至表示,儘管他們最初是其他電音類型的表演者,但現在卻依舊渴望繼續在浩室音樂流派深根,而其原因不單只是為了音樂風格及節奏。
Chupis認為:「顧客去部分夜店的目的僅在於派對狂歡和搭訕別人,或著單純去看看今晚的夜店有誰參與。但浩室音樂的演出如果精心策畫過,最重要的是音樂人傳遞給所有賓客的美聲及體驗。」

Velvet的創始人阿爾松目前已移居阿姆斯特丹並繼續擔任浩室音樂專業DJ,但台灣並非沒有浩室音樂市場,相反地,這個音樂流派正不斷擴大,Velvet的其他團員毋須轉戰歐洲舞台,也能成為專業浩室音樂人。此外,台灣充滿具熱忱的DJ、夜店及派對活動籌畫者皆為電音領域奠定的深厚基礎,也吸引到KI/KI、比利時Techno女王朗斯(Amelie Lens)等歐洲重量級電音藝術家的關注,兩位音樂人更於今年(2023)年首次來到台北演出,而蓬勃發展的浩室音樂亦是朝這樣的態勢前行。
身為Velvet旗下DJ的Yuhan也表示:「很多外國朋友來台灣,都以為這裡不會有浩室電音派對,結果訝異的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台灣的這類派對在過去幾年內迅速成長,亦有越來越多人認可浩室,這樣的發展逐漸吸引更多藝術家進駐,同時也促成大批樂迷造訪。
夢想將藝術轉化為職業的道路上,這些表演者還面臨其它挑戰,特別是社會氛圍普遍不太重視藝術家這類職業,不過正如Johnny Chen所堅信的一樣: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當音樂出現於派對上時,有些人會忽略這種聽覺意象其實也是藝術的一部分,但它確實是連接DJ和人群的藝術,這就像是藝術家用自身的作品感動觀賞者,而音樂同樣也可激發靈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正面能量並將人心凝聚在一起。我相信,一位好的DJ會像慈藹的父母那樣控制好氛圍,同時也會關心每個人的感受,如同我渴望用自己創作的藝術達到這樣的境界。」
我帶著Johnny Chen所描述的心境走進Pawnshop,看到正在表演的Jesse Chen,想起前些日子我向他問及,若我參與主要受眾為男同志的箱根溫泉派對,是否會受到他們的歡迎? Jesse Chen回應道:「當然會呀!這裡永遠為每個人敞開大門。」
完成進場前的安檢並繳交入場費後,我來到吧檯點了杯酒精飲料,當我把目光轉向舞池時,映入眼簾的是許多熟悉的臉孔,有些是我通常不會遇見的同性戀朋友,也有一些是純粹的Techno愛好者。儘管我是今晚這家俱樂部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我依舊受到大家的溫情接納。
當我進一步踏入熙攘的舞池時,絢麗的燈光映在我臉龐上翩翩起舞,在接下來數小時的世界裡,任何關乎編輯企劃、繳款通知以及晶片供應鏈撰文的想法隨即消散如煙,留下的只剩音樂,和一群僅關注一件事的人們:「讓我們一起共度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