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台灣的軟實力策略受到考驗,宏都拉斯學生正嘗試扭轉可能失去教育機會的局面。
本文章譯本由關鍵評論網提供
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3月14日才在X(Twitter)上發表聲明,指示總理和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處理正式建立關係事宜,3月26日即宣布,正式與中華民國(ROC)斷交,結束了80多年的友誼。
作為回應,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台灣將立即終止與宏都拉斯之間所有雙邊合作及援助計劃。這表示宏都拉斯來台留學生,往後可能再也無法獲得,由外交部提供給邦交國來台留學生申請的台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ICDF)提供的國際高等人力培訓外籍生獎學金。
近年來,取消斷交國學生的獎學金供給已成為政府的標準做法,宏都拉斯的學生也並非例外,但出於人道主義和人權的考量,外交部表示仍將為受到影響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到2023年春季學期結束(111年度第2學期)。決定在春季後離開的學生,也將獲得一張返回宏都拉斯的單程經濟艙機票。
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2023年上半年,共有359名宏都拉斯學生在台灣的大學學習,其中104人獲得了政府獎學金。而在台灣大學就讀的31位宏都拉斯學生,就有29位領取外交部的獎學金。
台大國際事務處國際長袁孝維表示:「台大希望外交部繼續為宏都拉斯學生提供獎學金。若無法實現,學校將透過其他獎學金或半工半讀的機會,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完成學業。 」
羅德里哥茲(Ileana Rodríguez)是一名化工系三年級生,她表示台大在政府獎學金被取消的幾天後,主動聯繫並向她和其他宏都拉斯學生提供了獎學金,包括學費報銷和每月津貼。
羅德里哥茲第一次獲得獎學金是在高中時期,她的阿姨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啟事,鼓勵她前去申請。但羅德里哥茲是在大學選修中文之後才開始對台灣感興趣。她的原計劃是申請獎學金、完成學業、在台灣累積一些工作經驗,然後回到宏都拉斯。

「按照原計畫進行,但未來變得太不確定。我的生活在一個月內改變得如此之快,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她說道。
國立東華大學資工系三年級生卡斯特羅·吳(Gustavo Castro-Wu)則表示自己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到非常洩氣。「就像是我在台灣的時光結束了。我感到困惑、絕望和失望,過去三年的努力一夜之間就消失了。」不過,儘管受到很大影響,卡斯特羅更加關心的是自己的學弟妹們。
「如果獎學金被取消,我們必須自掏腰包支付大約一年的學費。如果二年級甚至一年級想繼續留下,勢必需要支付更多的金錢。看到他們與自己明明已付出許多努力卻要離開,實在是讓人沮喪。有時情況就是這樣,儘管你盡了最大的努力並試圖完成夢想,有些家庭再努力仍無法給予你需要的支持。」
東華大學為學生提供全額獎學金,以及相當於原始獎學金總額約四分之一的每月津貼。卡斯特羅指出,學生完成學業的信念並未改變,但達成目標的道路更加艱難。每所大學面對兩國斷交後續學生就學的處理方式不同,提供獎學金的決定也有所差異。「我認識一些朋友,他們連獎學金或援助都沒有。」
學術軟實力
長期以來,台灣一直向外國學生提供獎學金,作為其提升軟實力的政策之一。受歡迎的獎學金包括教育部提供的華語文獎學金,外交部的台灣獎學金,以及國合會的國際高等人力培訓外籍生獎學金計畫。其中,後兩項獎學金的得主皆受到外交關係破裂的影響,原因在於兩項獎學金僅專門頒發給與我國邦交的來台留學生。
台灣獎學金與國合會提供的獎學金都包括學費、每月津貼及往返台灣的經濟機票。國合會每月津貼為新台幣1萬2000至1萬7000元,台灣獎學金則是2萬5000至3萬元。此外,台灣獎學金也提供為期一年的國語密集課程。
另一方面,日本和韓國近期也為尋求國際學習機會的年輕人提供類似獎助計畫。日本政府的文部科學省獎學金包括學費、每月津貼和來回機票;韓國提供的獎學金涵蓋項目更為多元,包括學費、機票、每月津貼、住房津貼、醫療保險和韓語學習費用。
獎學金是各國宣傳自身的一種手段,透過資助適齡大學生,各國還可以吸引未來勞動力所需的人才,並促進學校機構的多樣性。

時任銘傳大學國際事務與外交學士學位學程教授張榮農表示,「全球化不可避免,吸引外國學生將有助於台灣社會和企業學習如何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互動,這樣的交流,有助於雙向培養文化素養。」
銘傳大學是台灣最受國際學生歡迎的大學之一。張教授的學生之一是海地人,在學習中文後,他現在能流利使用多種語言如英語、法語及中文,使他成為許多公司瘋搶的人才。因為他除了可以幫助開發英語及法語海外市場,也能使用中文和台灣員工溝通。
從獎學金得主的角度來看,獎學金有時是獲得國外教育和體驗另一種文化的唯一途徑。對卡斯特羅來說,台灣高品質的教育是另一個吸引他的地方。
「將台灣計算機科學和資工學程與宏都拉斯的對比後,我覺得出國留學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當然體驗一種新的文化也是我的夢想之一。」
雖然台灣政府提供的獎學金為實現這些目標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卻也伴隨著風險。由於台灣獨特的政治形勢,若自己的國家決定與台灣斷交,學生將陷入一場政治遊戲。張教授表示,他更傾向教育部分配預算,向與台灣有外交關係國家的學生保證一定數量的獎學金,並賦予教育部選擇合格學生的權力,以減輕風險。
「斷交對獎學金得主的影響很大,更好的辦法是,無論外交關係如何,都必須保證留學生們在學習期間能獲得獎助。」
若獎學金發放的責任移交給教育部,獲得資格將不再由學生的國籍決定。這項改變將消除與現行制度相關的政治風險,同時仍保留獎學金帶來的軟實力提升,培養國際學生對台灣的正面看法。
「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種風險。」羅德里哥茲說。在她到達台灣之前,宏都拉斯和台灣已經是80年的盟友,這給了她一種錯誤的安全感。
當被問及未來的計劃時,卡斯特羅表示自己的目標一直是帶著在台灣學到的知識回到宏都拉斯,並用其改善他的國家。
「如果遠赴台灣求學卻沒有回報,這並非好事。這就是我覺得獎學金在道德上如此重要之處,這不僅會改善兩國關係,而且知道台灣希望看到宏都拉斯取得成功,是對宏都拉斯人民及其對台灣友誼的極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