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參與建立理解,一同實踐社會共融

2024年11月波士頓科技與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漢來大飯店於南港台肥經貿大樓辦理 Purple Light Up 點亮紫燈響應活動,特邀巴黎帕運跆拳道銅牌得主蕭翔文選手(右一)、身障童盟周淑菁秘書長(右三)及身障棒壘球協會潘瑋杰理事長(左二)進行分享講座。波士頓科技台灣總經理 Dan Silver (右二)於點亮儀式中致詞。

在推動更具韌性與包容力的社會過程中,如何讓每個人都能自在參與、彼此理解,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波士頓科技關注身心障礙者的處境,透過實際行動支持社會共榮,落實多元與關懷的企業核心價值,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在友善的環境中實現自我,成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每年更透過響應12月6日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與跨界夥伴一同倡議。

2024年與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身障童盟)合作推動的溝通板,便是實踐共融理念的重要一環。這些設置在共融遊戲場的溝通工具,不僅有助於身障兒童與其他孩童、家長之間的交流,也便利公園中包括長者與不同語言背景照護者在內的多元使用者互動,讓遊戲不僅是娛樂,也成為互相理解與認識差異的橋梁。

正在體驗公園內溝通版的小玩家,促進更多學習刺激與互動可能。

為了讓身障兒童不只是接受照顧,更能成為提供意見的參與者,身障童盟推動為期四個月的「超級小玩家」企劃,邀請孩童在這期間體驗雙北 257 處遊戲場,並回饋實際使用經驗。在上個月兒童節連假週末,舉辦的授證與開跑儀式也象徵著這場共融行動正式展開,讓改善從真實需求出發。

「一起玩,是在培養同理心,」周淑菁秘書長表示,共融遊戲場的價值,不只是讓身障孩子參與遊戲,更在於透過共享空間,讓所有孩子與家長在遊戲中學會理解彼此的不同。

正如共融遊戲場透過共享空間帶來理解與互動,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障棒壘球協會則以運動為媒介,讓更多人看見身障者的潛能與努力。自 2013 年成立以來,協會已組成多支球隊、舉辦國內外比賽,並與特教學校合作,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並參與身障運動。

理事長潘瑋杰表示,協會成立的初衷,是為了打破「身障者無法運動」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人看見他們也能自信地站上球場。「過去身障者參與運動相對困難,如今在共融的氛圍下,反而有越來越多人主動聯繫,希望加入球隊。」對選手而言,打球不僅鍛鍊身體,更是重拾自信與歸屬感的過程。

2023年9月,身障棒壘球協會籌組「台灣身障代表隊」赴日參加第五屆世界身障棒球賽(日文:世界身体障害者野球大会)

隨著參與人數逐年增加,政府與企業也開始投入資源,讓身障運動逐步走進社會視野。「棒球讓人有夢想。」潘理事長期盼,未來除了持續的政策與企業支持,也能透過教育推廣與民眾參與,讓這項運動融入日常,不再只是為比賽而準備。「我們正努力推動普及化,盼有天能打造屬於身心障礙者的大聯盟,讓每個族群與障別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與舞台。」

從遊戲場的共享空間,到球場上的喝采,這些看似簡單的參與,都在推動理解與尊重的累積。波士頓科技將這樣的理念落實於企業文化之中,培養員工對多元的理解與關注,更期望透過行動的擴散,與更多企業夥伴一同為議題發聲,讓共融不只是倡議,而能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