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年來,禮來(Eli Lilly)以改善全世界人類的生活為使命,扮演醫療創新的領導者。這項承諾在台灣尤為深刻。在台灣,禮來身為醫療生態系的堅定夥伴,已深耕近60年。
在台灣禮來新任總經理賴柔彣 (Lauren Lazowski) 的領導下,公司將擴大其影響力,應對台灣醫療領域最迫切的挑戰。
「一直以來,我們的使命就是改善人們生活。」剛在台灣生活滿兩個月的賴柔彣說道。「禮來對科學和創新的承諾無可比擬,我很高興能夠在台灣繼續支持這項使命的傳承。台灣有堅實的基礎和無比出色的成長潛力。」
禮來以其在醫學領域的突破性貢獻而聞名全球。光是2023年,公司就將27%以上的營收(約93億美元)投資於研究開發。公司近四分之一的員工投入研發,著重於糖尿病、腫瘤學、免疫學及神經科學等治療領域。這種對科學卓越的不懈追求也體現在台灣,2024年禮來已在台灣投資超過2300萬美元,進行了60多項臨床試驗。
「我們對台灣臨床試驗挹注大量資源,凸顯出台灣卓越的醫療衛生體系和優秀的醫療人才。」賴柔彣表示。「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創新,還要讓這些創新能夠為在地患者所用。」
台灣禮來與在地機構的合作進一步體現這項承諾。例如,2022年,禮來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推動精準醫療計畫;2024年,禮來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啟動台灣首個「新型態臨床試驗研究模式策略合作」。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慢性疾病如失智症、糖尿病及肥胖的負擔日益加重。賴柔彣認知到種種困境,但她也將其視為合作與創新的契機。
「台灣的老化人口衍生出獨特的醫療需求。」她指出。「我們與政府、學界和醫療產業等利害關係人合作,致力於創造解決方案,既符合需求,又確保醫療體系的永續發展。」
禮來重點關注的治療領域之一是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的阿茲海默症。賴柔彣強調禮來在提升疾病認知方面扮演要角,並致力開發創新治療以改善患者的治療成效,同時支持照護者。此外,禮來在心血管代謝健康和肥胖管理領域具備強勁的產品研發產線,準備好應對與老化相關的慢性疾病挑戰。
禮來的使命不僅限於藥品,更延伸至員工的發展。公司以誠信、卓越和尊重個人的核心價值構築企業文化,最終以改善生活為共同目標。賴柔彣本身就是禮來重視員工發展的典範。在她14年的禮來職涯中,她在多個治療領域和地區擔任過職務。
「禮來透過提供多元的職涯發展機會,培育各階層的領導力,支持員工成長。」她表示。「這種方式不僅強化我們的組織,也確保我們能為患者帶來最佳成果。」
在台灣,禮來設定了一個積極有野心的目標,要在2024年透過其藥品改善100萬名患者的生活。這個目標有賴與醫療產業中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合作,包括政府、學界、醫學會、病友團體及業界夥伴,共同推進各個治療領域的發展。
多元、平等與包容(DEI)是禮來策略的基石。例如,在性別平等方面,女性占公司全球員工的50%,台灣也不例外,且女性擔任重要的領導職位。除了職場內的實踐,禮來也積極透過社區參與和公眾意識活動推廣DEI。
2024年,台灣禮來贊助了亞洲最大規模的 LGBTQ+ 遊行「第22屆臺灣同志遊行」,員工與眷屬也參與其中。禮來也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倡導失智症患者早期診斷和照護的重要性。
「DEI 不僅關乎代表性,更是為了營造一個讓多元觀點能驅動創新的環境。」賴柔彣解釋道。「從包容性的臨床試驗到社區合作夥伴關係,我們在台灣的工作反映出這項承諾。」
展望未來,賴柔彣領導的台灣禮來願景明確:擴大公司影響力,解決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並促進強化台灣醫療體系的夥伴關係。
「我們的研發產品產線在阿茲海默症、神經科學、肥胖及心血管代謝健康領域皆有令人振奮的突破。」她說。「我們致力於將這些創新帶到台灣,幫助更多患者活得更健康。」
憑藉科學卓越的堅實基礎、合作應對醫療挑戰的方式,以及以人為本、使命為導向的文化,禮來將為台灣帶來更大的影響力。正如賴柔彣所說:「禮來的使命是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而這項使命驅動著我們的一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