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台灣商務高爾夫新浪潮

對於那些幫助台灣高階主管們揮杆邁向成功的人來說,每一桿都很重要。

「那時候我可能是台灣唯一打高爾夫的小孩,至少是少數幾個之一。」柯立培(Brian Ko)說,向我展示了一些黑白照片,裡頭是一個表情興奮的小男孩,他扭轉著背部,握住高爾夫球桿。

現在已是中年人的柯立培,小時候被視為高爾夫神童。他13歲時就達到了職業水準,差點低於零,14歲就參加了中國公開賽。

(圖說:柯立培身懷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桿進洞記錄(包括一次低於標準杆三桿的「信天翁」),他為他的「高爾夫病患」開出一劑健康的自信、耐心和技巧。)

但很快,生活及其期望阻礙了他的高爾夫抱負。當柯立培完成大學學業並開始管理部分家族生意時,高爾夫已經變成了一項耗時的愛好。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七年前,當時柯立培的兒子去世了。這場悲劇改變了一切。

「我辭去工作,開始尋找能夠幫助我修復自己的事情,」他回憶道。柯立培決定重返高爾夫,致力於幫助人們建立信心,打得更好。現在,他是台北一家會員制教練工作室BrianGolfClinic的老闆。

BrianGolfClinic擁有最先進的高爾夫模擬器和琳琅滿目的高爾夫球桿與設備。柯立培的教學風格已被證明非常成功。一個典型例子是,一位35歲學生在與柯立培密集訓練兩個月後,在真實球場上的第一場比賽就打出了99桿的成績。

相比之下,根據網路論壇的討論,高爾夫球手至少要認真練習一年才能突破100桿。

雖然這位高爾夫博士所開的課程,歡迎各種類型的學員,但他專精於「高爾夫緊急情況」。

「如果你需要在明天之前提高球技,擔心自己打得不夠好,你可以來上我的緊急課程,」他說,是一位國際公司高階主管為他命名了這個工作室。「她沒有太多時間練習高爾夫,但她總是在緊急時刻打電話給我。」

成功與有抱負的商業高階主管,是BrianGolfClinic的典型客群。「高爾夫不便宜,而它在商業中扮演著重要作用。我們的會員是像銀行董事長或勤業眾信分析師這樣的人。」

柯立培的客戶群反映了台灣高爾夫球手一般特徵。高爾夫在北部——台灣的商業中心——最為盛行,那裡的高爾夫球場和俱樂部也為政府提供了最豐厚的娛樂稅收來源。

根據台灣的財政部數據,近年來高爾夫場地收入約佔北部娛樂稅總收入的33%。相比之下,夾娃娃機仍以30%的比例主導中台灣,而網咖、電玩店和KTV則是南部最大的貢獻者,約佔總收入的50%。

高爾夫與商界之間的關聯由來已久,而且早已被認可。它為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在輕鬆非正式的環境中交流,遠離辦公室束縛,促進參與者之間的友情和聯繫。研究顯示,大約90%的財富500強CEO積極參與高爾夫運動。

(圖片來源:柯立培)

對於那些希望藉此促進職業發展的人來說,最大的障礙是經濟因素。柯立培說得對——高爾夫「不便宜」。在台灣,高爾夫會員資格通常是終身的,平均價格從約100萬新台幣到300萬新台幣不等。此外,會員還要預計支付年費和其他與維護和使用相關的費用。

而會員費遠非高爾夫球手開支的終點。一套全新的高爾夫球桿組,根據品牌和質量的不同,價格從新台幣3萬到15萬新台幣不等。一盒高級高爾夫球通常要新台幣1,500到3,000元,一個優質的高爾夫球包可能要新台幣6,000到18,000元。再加上一雙鞋和必備的高爾夫服裝,你可能還要額外花費新台幣15,000到30,000元。

為了樂趣

我第一次來到了The Upper House——位於台北大直NOKE忠泰樂生活頂樓的社交俱樂部,是一個霧濛濛的週四晚上。

一個朋友的朋友是Upper House的會員,把我們的晚餐小組拉到這裡繼續度過夜晚。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相當疲倦,但一踏進那個環境光線柔和、擺放著黑色椅子和圓形大理石桌的房間,我們就立刻精神了起來,房間裡還配有高爾夫模擬器和卡拉OK設備。

不知不覺中,我一手拿著一杯香檳,另一手握著高爾夫球桿。幸運的是,我還有足夠理智在朝螢幕揮杆前把酒杯放下。

(圖說:除了為會員創造難忘的回憶,Upper House還提供優質的服務和餐飲)

Upper House是一家會員制俱樂部,提供配備虛擬高爾夫、棒球和足球的私人房間,以及KTV和餐飲服務。除了這些房間,該場所還設有一個帶酒吧的休息室,以及一個戶外推桿區,人們可以在美麗華摩天輪和台北北區的背景下練習。

「我們最初提供虛擬高爾夫,因為高爾夫能讓人們與他人建立關係, 在台北有很多人打高爾夫。」Upper House的行銷經理林祐正(Roger Lin)說,並補充,「對於那些不能或不願意打高爾夫的人,Upper House還提供其他幾種娛樂選擇。」

Upper House的會員都是公司的領導階層,他們並不總是有時間去高爾夫球場。「有時候在更放鬆的環境中喝酒和玩耍更有趣,」Roger說。作為一名前高爾夫教練和公關專家,他大約一年前被委託幫助建立這個場所。

Roger說:「我們最初招募的是較為成熟的高階主管,現在我們的目標是30-45歲的人群。我們在高品質的模擬器和多樣化體驗上投入大量資金,我們還與高端品牌合作舉辦發布會。」

為了會員的舒適和便利, Upper House會員人數已被限制在100人,申請者在獲得批准之前都要經過審核。

「我們的年長會員告訴我們,他們曾經去高爾夫球場討論敏感問題,因為那裡非常私密,現在它已經成為商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創建了這個地方——我們希望能提供一個放鬆、私密的環境,讓彼此可以進行交流和討論商務事宜。」

儘管如此,The Upper House仍會舉辦特殊活動,以及在高爾夫球場舉辦月度比賽,鼓勵會員之間交流。

Roger指出了推動台灣高爾夫市場近期增長的兩個趨勢——疫情和女性興趣的成長。他說:「在新冠疫情期間,人們大多只能進行戶外活動,許多人開始打高爾夫或重新拾起這項運動。現在看起來幾乎每個人都在打高爾夫,這使得它更加成為一項社交運動。」

(圖說:除了已經升級的發球台和果嶺,國華高爾夫球場很快將推出全新升級的沙坑)

不只是富人的專利

「我爸爸在四年內有了三個寶寶,」北投國華高爾夫俱樂部副董事長何麗純(Eily Ho)女士說。「我哥哥、國華和我。」雖然何女士比她現在管理的那座54歲的高爾夫球場還要年輕,但它也已經成為了她的寶貝。

國華高爾夫俱樂部位於台北市北投區,離市中心只有半小時多的車程,是離台灣商業中心最近的高爾夫球場。自然而然,國華的目標客群設定為台北的商務人士。

在香港擔任專業高爾夫教練多年後,何女士搬回台北並開始了自己的事業。當疫情來襲時,她在高爾夫俱樂部工作中找到了慰藉。隨著她在國華待的時間越來越長,何女士逐漸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管理責任。現在,她專注於這個家族的「寶貝」。

在疫情期間,何女士和她的團隊開始緩慢地升級國華。「我們從果嶺和發球台開始……這些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從發球區開始,在果嶺結束,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打到球道上。」

國華管理層現在專注於解決兩個主要挑戰。第一個是台灣桿弟數量的減少。「我們的桿弟越來越老了——大多數都60多歲了,而且天氣非常熱,使得他們難以在一天內進行多輪服務。所以我們想把服務模式改為一名桿弟服務四位客人,而不是兩位。」

第二個挑戰是建立一個專業的管理團隊,以滿足台北商務人士對效率的需求。何女士的目標是讓台北的高爾夫球手能在國華打完18洞,然後從容地回到市區吃午餐或進行其他行程。為此,國華團隊正在尋找方法來簡化球場的行程時間。

她說:「如果我能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打球速度,如果人們能在四小時十五分鐘內於國華打一輪高爾夫,台北居民就會願意經常來打球。」

(圖說:何女士對高爾夫的熱情,促使她將職業高爾夫球手Pia Nilsson和Lynn Marriott所著的《每一桿都要有意義》(Every Shot Must Have a Purpose)一書,翻譯成繁體中文,何女士會將這本書贈送給熱情的高爾夫球手。)

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何女士計劃創建一個名為「高爾夫通行證」(Golf Pass)的產品,類似於香港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認證系統中的高爾夫通行證,何女士曾在那裡為香港居民進行認證。

要獲得香港高爾夫通行證,球手需要達到特定的差點(handicap)要求,以確保他們具備安全和熟練打球所需的技能和知識。

類似的系統在歐洲也存在。例如,在瑞典和愛沙尼亞打高爾夫的球手需要獲得一張「綠卡」,這得完成一個涵蓋高爾夫基礎知識的課程,包括規則、禮儀和技巧。完成課程後,球手必須通過筆試和實踐測試,成功的候選人會獲發這張綠卡,允許他們在全國的高爾夫球場打球。

國華的高爾夫通行證計劃,包括與一家學院合作,培訓客戶完備的高爾夫禮儀和擊球知識。獲得國華高爾夫通行證的球手,將被允許四位客人共用一名桿弟,而不是兩位,因為會員們會自己駕駛球車。

何女士將此描述為雙贏的局面——客戶支付更少的桿弟費,而桿弟可以通過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賺取更多收入。

此外,國華的小型高爾夫球車,還與許持通行證的會員直接開到球道上球所在的位置,與步行相比可以節省相當多的時間。目前,俱樂部已經允許65歲及以上的人駕駛雙人球車,直接開到他們的球旁邊。

「我們的球車也安裝了iPad,顯示球到旗桿的距離,這就不需要桿弟去測量了」何女士說。這項技術提高了準確性,節省了桿弟在球場上跑來跑去測量距離的精力,使他們能夠為下一輪比賽保存體力。

雖然高爾夫永遠不會便宜,但它不應該僅限於超級富豪,何女士指出。為了鼓勵更多人打高爾夫,她正在推出一到三年的短期會員資格,這比這裡常見的的終身會員資格更加合適。

「這種類型的會員資格,對於聘任有限期總經理的公司,提供更合適的會員資格以便建立交流機會。」

雖然女性傳統上被排除在許多非正式的商務討論空間之外(想想紳士俱樂部和酒吧),但高爾夫並不限制性別,因此可以成為更多女性進入商業領域的可行途徑。

為了鼓勵女性打球,何女士計劃為「獨身女士」(single ladies)推出折扣會員資格——她強調,你不必「單身」也能取得這種會員資格。

「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大型企業扮演關鍵角色,我也想鼓勵她們多打高爾夫,現在這個行業的成長,真的要感謝她們。」

當被問到她如何看待台灣高爾夫產業的未來時,何女士堅定地回答:「如果我只是『看』,它不會有太大變化——我會盡我所能去改變它,希望我能在提升和改變高爾夫產業在商業中的角色方面發揮作用。這是一個終身投入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