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吉立亞醫藥 展現夥伴關係的力量

對於日常服用的藥品以及負責生產的藥廠,我們通常都是以科學的角度看待,因此常有種冷冰冰的距離感。吉立亞醫藥透過以患者為中心的方式,希望改變這樣的關係,讓每一顆藥品都為患者帶來安全感、支持與關懷。2024年是台灣吉立亞醫藥慶祝在台成立10週年,總經理Cathy Su也藉此時機與跟我們談談吉立亞醫藥的核心價值。 

「吉立亞醫藥於2006年在美國推出首款HIV單錠處方,這也成為我在2007年加入吉立亞醫藥的動機。」Cathy說。「吉立亞醫藥經營的業務,大部分都是受到忽視的疾病領域。吉立亞醫藥就是透過解決尚未滿足的關鍵醫療需求來維持我們的成長。」 

吉立亞醫藥在HIV、B型肝炎、C型肝炎、COVID-19方面有相當良好的發展,而且最近也擴展到癌症領域。吉立亞醫藥的積極創新範疇,包括把最初為伊波拉病毒開發的抗病毒藥物重新用於COVID-19的臨床試驗。這款藥品展現的療效讓該治療藥物迅速獲得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核准,也為對抗疫情帶來幫助。 

台灣吉立亞醫藥總經理Cathy Su

「我們團隊在當時真的算是創造了奇蹟。」Cathy說道。在危機時期展現的卓越團隊合作能力,展現了吉立亞醫藥如何透過與各方利害關係人以及政府機關合作,以拯救無數生命。 

台灣吉立亞醫藥與各社群組織、非政府組織和政府之間的夥伴關係日益強化。早在2018年台灣疾病管制署推出PrEP(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公費計畫時,台灣吉立亞醫藥就捐贈藥品支持該計畫,希望與政府共同達到降低新的HIV感染人數、以及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訂定的「95-95-95」目標。此外,台灣吉立亞醫藥也支持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廣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加速新癌症治療藥物的普及並促進健康平權。 

Cathy在推廣健康平權的豐富經驗,將成為她帶領吉立亞醫藥快速成為台灣最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廠的關鍵養分。「我們在2023年很榮幸能夠跟中央健康保險署一起努力,擴大B型肝炎藥物給付。這是促進政策變革的關鍵一步,讓台灣能夠實現世界衛生組織在2030年前控制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她說。 

亞洲地區的B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很高,而台灣也不例外,感染率高達10%左右。吉立亞醫藥除了跟健保署合作擴大給付項目外,還透過兩年一度的ALL4LIVER基金計畫,投入400萬美元支持社區執行B型肝炎、C型肝炎、D型肝炎的創新專案計畫。亞洲在2023年有十間組織獲得補助,其中有三個單位來自台灣。 

儘管首款HIV單錠治療處方為HIV照護帶來突破性發展,但吉立亞醫藥仍然積極尋找治癒HIV的方法。Cathy表示,HIV雖然已是慢性疾病,但仍然遭受汙名與歧視,而我們必須挺身改變。 

吉立亞醫藥在2018年推出亞太彩虹基金計畫,已經累積資助將近600萬美元予144個社群組織發起的計畫,為大約13萬人提供HIV病毒篩檢、諮詢以及其他相關服務,並支持去除疾病汙名的專案。此外,吉立亞醫藥自2022年起成為國際愛滋病學會 (IAS – the 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的夥伴,推出「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 (Me & My Healthcare Provider)」活動,透過表揚提供平等包容服務的醫護人員,鼓勵更多醫療從業人員加入、一起打造友善的醫療環境。 

「當我們能夠共同發聲、被更多人聽見,我們就能帶來改變。」Cathy說。「我們希望與所有利害關係人一起激盪更多想法,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更健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