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挑戰,台灣長年模式可能成解方

Linhai Eco-Industrial Park is just one of 23 eco-industrial parks around Taiwan that demonstrate the environmental potential of coopetition.

為了追求綠色未來,全球不得不重新思考產業共生的概念,提倡競爭對手彼此分享資源的永續模式。 

撰文/LILLYGOL SEDAGHAT與CORY HOWELL HAMADA 

來到高雄的臨海生態工業園區,管路或是蜿蜒穿過街道,或是沿著在地水道鋪設,形成龐大網絡,連通工業設施與加工廠,為14家企業直接輸送資源。 

「這些產業原本沒什麼交集,」台灣最大一貫鋼鐵廠中鋼的環境保護處處長吳一民說:「但我們現在成了朋友,產業一起合作。」 

臨海園區的產業整合正是競合(coopetition)的實例,亦即企業或國家雖然存在利益衝突,但選擇合作,彼此分享資源或朝共同目標前進。這個模式近年逐漸在國際舞台受到注目。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年初在瑞士達沃斯-克洛斯特斯(Davos-Klosters)登場,席間討論到全球貿易夥伴的政經關係時,提到「競合」這個關鍵字,產業領導人與專家紛紛呼籲在氣候與能源領域多邊合作,「打造一個淨零排放、自然正成長(nature-positive)的未來,促進地球有限資源的再生,並保護全人類。」 

根據聯合國《2024全球資源展望》(2024 Global Resource Outlook),全球資源開採量預計從2020年到2060年增加60%。隨著各界推動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的進度緩慢,克服氣候問題愈來愈迫在眉睫。參與2024年聯合國環境大會(Environment Assembly)時,國際資源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ource Panel)指出:「最重要的問題不在於,全球有沒有必要轉型到永續的資源消費與生產,而是如何即刻行動。」 

臨海生態工業園區奉行數十年的企業合作模式,如果擴大落實,或許正是全球需要的解方。 

1993年,台灣發生大旱,臨海工業區內諸多企業的水源供給告急。總公司位在台北、生產石油化學工業產品的李長榮化工,在園區內的化學加工廠嚴重缺水。 

「他們的製程需要以蒸汽當熱能,但缺水就沒辦法產生蒸汽。」中鋼的吳一民說:「中鋼的製程會產生多餘熱能,所以我們心想何不把剩餘蒸汽賣給他們,成為資源循環的起點。」 

不久後,中石化與國營企業中油跟進合作。發展至今,臨海園區建立起一套在地能源整合系統,透過大型基礎建設共享多餘的蒸汽與天然氣,這家公司的廢料成為另一家企業的原料。 

台灣之所以打造臨海生態工業園區,旨在提升各個產業的原料與能源效率。臨海工業區成立於1960年,在1990年代轉型成為生態工業園區(eco-industrial park),由工業局輔導進行改造,開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廢棄物與空氣污染物。 

根據《生態工業園區從業手冊》(Practitioner’s Handbook For Eco-industrial Parks)的定義,生態工業園區匯集多家製造商,「力圖透過合作加強環境與經濟表現」。全球目前估計有250座生態工業園區,其中23座便座落台灣。臨海園區是國內達到大規模產業共生的首例,因此廣為人知。 

但在2017年,研究人員在《生態工業園區國際框架》(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co-Industrial Parks)指出,儘管生態工業園區的數目看似很多,但「放眼全球,目前發展完善的園區少之又少。」研究人員指出,生態工業園區的創辦成本高、管理與技術專業短缺、需要有競爭力且不中斷的服務,成功關鍵在於有效規範、內外部支援,以及能否管理投資與強化製程,追求長期永續發展。 

有機發展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在里約熱內盧登場,首度提出生態產業園區的構想,但其實,丹麥才是跨產業資源合作的先行者,而且行之有年。成立於1972年的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Kalundborg Symbiosis),目前涵蓋17家國營與民營企業,彼此互通廢料、水、能源等資源。 

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類似於中鋼的區域能源整合概念,成立初衷在於因應地下水短缺與地表水需求的問題,原本只是企業雙邊合作,後來逐漸發展成目前樣貌。根據歐盟循環經濟利害關係人平台(European Circular Economy Stakeholder Platform)的數據,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每年可為企業節省2,400萬歐元(新台幣8.3億元)的成本,同時降低63.5萬噸碳排。 

諾和諾德藥廠(Novo Nordisk)是園區內的領導企業之一,發言人克里斯丁森(Jorgen Christensen)說:「我們並非一開始就規劃到位,園區是經年累月發展的結果。」 

根據2022年發表的一項生態工業園區執行研究報告,園區管理有成的關鍵除了地利之便,還有待利益關係人的參與和付出。臨海生態工業園區與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均是值得參考的範例,可惜兩者仍舊只是例外。 

觀察歷史趨勢,生態工業園區在美國的失敗率往往很高,跨產業的業務溝通與社會關係存在考驗。信任往往是問題所在,企業不願意仰賴彼此取得原料,導致合作破局。 

「企業在這個模式中遇到最大的考驗是,雙方是否門當戶對?」吳一民說。生產週期必須契合,工廠地點必須接近,有意合作的產業必須分享資訊與彼此溝通。企業的所在地如果相對接近,便能將原料輸送到工廠,臨海園區的管道網絡即是一例,得以輸送到5公里以外的企業。 

原料、需求與廢料的多樣化亦是關鍵。臨海園區的優勢在於坐擁眾多重工業,包括石化、化工、水泥、煉鋼、鋁、鐵、氯等。 

「工廠製程產生的副產品能不能再利用,我們起初也不知道。」吳說:「但跟其他公司討論後,我們發現廢料可以提供給另一家工廠當成原料。如果同一個產業的工廠群聚在一起,廢料相同,但彼此的需求都不同。」 

臨海生態工業園區收集與輸送的廢料包括蒸汽、氮氣、氬氣與氧氣,每年平均重複利用110萬到140萬頓的工業廢棄物(不包括蒸汽)與160萬噸蒸汽。根據中鋼的《2022永續報告書》,區域能源整合的蒸汽外售量達163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當量達35.5萬噸。 

然而,這套系統並不完美,中鋼仍需要進口非再生資源如焦炭、鐵礦石與助熔劑,當作製成所需的原料。此外,現有工業區的改造過程也是一大挑戰。 

專家學者亦指出,政府的扶植很重要,這點是中鋼區域能源整合模式的成功要素之一。前身為國營企業的中鋼,如今是官股占多數的民營企業,有政府為後盾,因此中小企業加入合作網絡更有保障,認為得以從中獲利,長期也能獲得扶植。 

政府補助有助於拓展生態工業園區。「全球各地的補助政策應該要調整,不能獨厚個別企業。」世界經濟論壇的一名與談人指出,更進一步建議政府補助生態圈,把競合視為必要條件。 

競合模式提供框架的同時,亦讓人不禁思考,民營企業的競合本質是什麼,又該如何成功改造現有的工業區。2023年2月,台灣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明文規定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倘若台灣切實執行,將有機會成為全球氣候轉型的領頭羊。 

然而,未來的道路不乏障礙,即便是中鋼的整合模式亦無法保障溫室氣體排放持續降低。根據其永續報告書,年度外售蒸汽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量在2012年觸頂,隨後降低約三分之一,自2015年起持平。 

儘管臨海生態工業園區與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是企業競合的少數成功案例,但生態工業園區可以成為參考框架,以利未來進行相關規劃,也讓各界看到環境成果與經濟報酬不必二選一。更重要的是,從生態工業園區可發現,為了達到自然正成長的未來,我們可能要學會信任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