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指出,台灣金融產業必須加強對國際永續金融標準的瞭解,才能將相關機會最大化。
2022年9月,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宣布關鍵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勾勒出台灣淨零未來的願景。行動方案的核心目標聚焦在布局、資金、資料、培力、生態系等五大面向,期許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目標。
在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旗下部門「永續惠譽」(Sustainable Fitch)擔任副主任、位於香港的Jingwei Jia說,這個行動方案「是一套非常全面的政策,台灣希望藉此推動綠色金融的許多重要領域」。該方案可以發揮聯繫的作用,一方面整合政府與民間企業的力量,一方面加強金融機構的角色。
為配合金管會的目標,台灣金融研訓院、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合作,於2022月12月發布第一屆永續金融評鑑作業指標,包括112個產業共通指標與58個分業指標。
金管會官網指出,初期將先針對規模較大的金融業者進行評鑑,「再逐步納入較小規模業者,期能藉此促使金融業積極審視氣候變遷及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相關風險。」金管會亦進一步力求「發揮金融業對產業的影響力,引導消費者、投資人及實體產業共同重視永續發展。」
儘管這是重要的一步,但台灣在綠色金融的努力仍舊落後新加坡、香港與南韓,也就是屈居亞洲四小龍之末。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數據,台灣在2021年只發行了7.7億美元的綠色債券。觀察亞太地區的主要經濟體,發債量少於台灣的國家只有馬來西亞、菲律賓與越南。南韓的綠色債券總額僅落後中國,達125.7億美元;新加坡以68.9億美元排名第四;香港則在6月發行境內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綠色債券,籌資金額達60億美元。
台灣尚未加入亞太地區任何一項聯合永續金融計畫,反觀新加坡在4月宣布將與中國合作,促進兩國與亞太地區的綠色金融流量。兩國更成立中國─新加坡綠色金融工作小組,重點工作包括加強永續債券市場的連通性,並善用科技之力來增加永續金融的落實。另一方面,南韓在2011年與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合作,成立「韓國綠色成長信託基金」(Korea Green Growth Trust Fund),協助開發中國家推展永續成長策略。
「ESG議題雖然在台灣很夯,但也是大家很陌生的領域,因為台灣社會的ESG素養仍有待提升。」金融研訓院(台灣的金融智庫與培訓平台)資深研究員暨永續金融辦公室召集人陳鴻達說:「台灣對ESG的基本精神和現行國際標準規範有很多誤解。」
陳舉例說,ESG投資應該將利害關係人的利益納入考量,而企業為了符合ESG法規,有時可能必須接受利潤較低的情況。這個觀念在台灣普遍尚未紮根,「許多人還是覺得ESG只是做做樣子。」。陳補充道,「形式化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台灣在擬定綠色金融策略時,往往淪為墨守成規。
值得正面看待的發展
可以肯定的是,台灣的綠色金融政策不乏幾個正面發展。為了進一步因應永續議題,目前有幾家金融業者正在積極調整營運模式。比方說,台北富邦銀行與永豐餘工業用紙合作,在2021年7月推出台灣第一筆符合綠色貸款準則(Green Loan Principles 2021)、並經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認證的綠色聯貸案;綠色貸款準則為位於紐約的貸款銀團與貿易協會(Loan Syndications & Trading Association)所建立。台北富邦指出,籌得資金將用於再生能源發電、零燃煤汽電共生系統、回收紙製程能源優化等3項計畫。
富邦資產管理指出,富邦遵守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of Responsible Investment),並持續監督所投資企業的永續承諾。
「富邦透過對被投資公司的永續研究及調查、議合行動及股東行動主義發揮影響力,促進被投資公司永續經營。」富邦官方網站指出,內部亦訂定相關標準,將ESG因素融入投資決策。
「除了富邦銀行之外,國內金融機構如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中國信託等,在推動綠色金融服務方面也有出色表現。」服務於半公家機關產業情報研究所的產業分析師李震華說:「從綠色金融的角度觀察,規模仍舊是重要考量。」
他進一步指出:「作為一家中型金控公司,玉山銀行側重在提供減碳信用額度給眾多中小企業,因為中小企業是台灣的一大特色」,也是台灣經濟的中流砥柱。
2022年6月,身為台灣最大的退休金資產管理機構,勞動基金運用局遴選出亞洲首支氣候變遷導向退休基金的受託機構,包括滙豐環球投資管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法通投資管理(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施羅德投資管理(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及威靈頓管理(Wellington Management),合計金額共23億美元。每家業者受委任額度為4.6億美元。副局長劉麗茹指出,負責的基金經理人每季與每年必須接受顧問審查,確保投資項目用於打擊氣候風險。
台灣證券櫃臺買賣中心亦設有永續發展債券(包括社會責任債券)專板,自2017年即已上路,累計發行總額超過4億元新台幣(123.6億美元),其中綠色債券占3.06億元新台幣。
值得注意的是,櫃買中心估算在2021年共發行400億元新台幣(12.4億美元)的綠色債券,反觀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估算的同年總額較低,為7.7億美元(249.1億元新台幣)。金額差距可能是因為兩者對綠色債券的定義不同。
Jia指出,台灣發行綠色債券的市場環境不同於香港與新加坡,後兩者是亞洲金融中心,更偏重國際,因此發債力道預計高於台灣。她說,台灣的綠色債券大多是當地貨幣計價。「明顯看得出來,主管機關努力要拓展國內永續債券市場的規模,偏好在台灣進行籌資活動。」她說。
下一步
展望未來,台灣預計將更加重視綠色金融,而且是出於必要。隨著全球暖化加劇,台灣未來幾年出現的極端天氣事件預計更加頻繁,包括颱風與乾旱等,今年更出現百年大旱。
此外,能源密集產業目前亦是台灣的經濟命脈,而且程度更勝以往。2010年代中期,政府與企業努力加速產業轉型,以期讓軟體業與服務業在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這股趨勢已逐漸退潮,因為美中先前爆發貿易戰,連帶導致中國台商的工廠紛紛回流台灣。在加倍擴充科技硬體的產能之下,台灣的有限資源更加吃緊,導致停電事件日益頻繁。
同時,台灣亦必須確保資本市場與整體商業環境愈來愈接軌國際綠色金融與ESG標準。「如果你是上市公司,又超過一定規模,就應該開始思考ESG,因為外資會要提供相關資訊。」惠譽的Jia說。「想要接觸更多來自歐洲與北美的投資人,他們大多數會要求有這類資訊。」
她指出,香港對於有意在港上市的企業正在加強資訊揭露規定。「台灣肯定已經意識到這點。」她提到投資人與主管機管愈來愈重視ESG揭露。
金融研訓院的陳鴻達說,台灣企業必須提高對碳信用與碳補償運作機制的瞭解,綠色金融行動方案才能全面成功。「許多台灣企業之前誤以為能夠從國外購買便宜的碳權,來抵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成本。」他說。碳邊境調整機制由歐盟創立,以進入歐盟的高碳排密集度商品為對象,旨在為製造過程的碳排訂出「合理價格」,並鼓勵其他國家落實更潔淨的工業生產。
另一方面,台灣似乎愈來愈走向碳費機制的路線,而非國際常見的碳稅制度。環境部8月時表示,將從2025年開始開徵碳費,以2024年排放量超過2.5萬噸為開徵基礎,約有512家企業成為課徵對象。實際碳費尚未正式公布,但根據報導會是每噸碳排300元新台幣(9.31美元),遭到環保團體抨擊金額過少,不足以因應氣候變遷的考驗。
追根究底,「經濟的綠色與低碳轉型是全球趨勢,也是必經之路。」產業情報研究所的李震華說:「台灣大幅部署能源密集產業,因此比其他國家更需要積極作為。」
「金融業能否當這個轉型過程的後盾,將是成功關鍵。」他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