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成立國家糖尿病辦公室. 以因應未來糖尿病挑戰

Dr. Ko Hong-Yan, President Huang Jian-Ning, Director Chen Liang-Yu, Deputy Director-General Tsai Shu-Ling, Director-General Wu Chao-Chun, Vice President Wayne Huey-Herng Sheu.

糖尿病多年來一直名列台灣國人十大死因,而且盛行率始終居高不下,相當令人憂心。今年台灣的糖尿病患者正式超過250萬人,相較於2019年,人數成長14%。而且讓人意外的是,其中有三成患者未滿60歲,在新診斷糖尿病的人當中,超過九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這種趨勢令人憂心幢幢。 

「這絕對是全國性的健康問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醫師在美國商會投資健康論壇上說。「這個問題需要跨部會政府機關共同努力,以全方位的方式解決。」 

糖尿病是一種系統性疾病,牽涉複雜的併發症風險與多重共病,也是導致許多其他健康問題的根源,包括心血管疾病、腎臟病、失智症、甚至癌症等。國民健康署2022年的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指出,台灣去年有超過12,000人死於糖尿病,比2021年多了7.3%。 

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資料,目前台灣醫療支出的前20大疾病中,糖尿病排名第三。糖尿病治療相關支出已經從2016年的新台幣264億元,上升到2022年的新台幣401億元。 

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提高超過二成,預計對於糖尿病現況帶來重大挑戰。糖尿病盛行率在年長者人口中最高,成長幅度也最快。儘管如此,較年輕人口族群發生糖尿病的趨勢也同步在上升,成為糖尿病高齡化、年輕化雙向。 

「在2000到2019年間,未滿50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數量幾乎成長了一倍。」黃理事長說道。年齡介於6-39歲的年輕型糖尿病預計在2045年前以3.6倍的速度成長,未滿20歲的族群則將以9.2倍速度成長,成長幅度著實驚人。「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不只讓疾病變成更長期的慢性病,併發症風險也會增高,預期壽命減少四到五年。」 

台灣成年人過重與肥胖症比例持續升高是糖尿病盛行率居高不下的中一個主因,資料顯示,國人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從1993年的32.7%增加到2020年的50.7%,35歲以下的族群顯示BMI數值越高,糖尿病盛行率也越高。 

儘管台灣在糖尿病管理方面推行了值得肯定的計畫,包括建立了論質計酬的糖尿病照護計畫、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以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不過黃理事長表示,這些措施仍然不足以應付即將到來的挑戰,包括糖尿病盛行率高升、高齡社會帶來的共病率風險、年輕型糖尿病增加、以及肥胖症成長的趨勢。 

「台灣目前的糖尿病管理目標主要著重在照護品質數據,但是我們需要採取更全面性的管理方法。」黃理事長說。「糖尿病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已經從可以治療的單一疾病演化成系統性健康危機。」 

糖尿病防治需要從多個面向推動,包括教育、預防、篩檢、治療缺一不可。黃理事長說明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攜手其他學會共同合作努力推出「2021台灣糖尿病宣言」,這份宣言包括六大行動方針,目的強調糖尿病從預防到治療層面需要透過全面性的管理方式來因應,因此,跨部會資源整合與持續的追蹤機制更是糖尿病管理的關鍵。 

透過成立國家糖尿病辦公室,政府可以更有效對付糖尿病,從建立符合國際研究的治療指引、全國性篩檢與介入計畫、國家糖尿病登錄計畫、以及著重在糖尿病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品質與心理需求的計畫。透過跨部會整合,中央專責單位可將糖尿病教育宣導及預防介入提前至兒童與青少年階段。 

「我們現在需要把糖尿病管理提升到國家層級,設定明確的成果導向糖尿病管理指標,並建立一套從預防到治療的系統性措施。」黃理事長說,「台灣迫切需要糖尿病中央專責單位,把各部會資源整合在一起,有效管控糖尿病。」 

Sponsored by Eli L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