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海的緊張局勢以及外界對中國可能試圖封殺台灣貿易的猜測,再次引起各界對食品安全以及糧食自給自足程度的擔憂。
本文章譯本由關鍵評論網提供
從18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台灣一直都是糧食淨出口國,尤其是稻米和蔗糖。然而現今的台灣,不僅極度依靠糧食進口,飼料和尿素等也仰賴外國供應。用卡路里來計算,台灣在2021年的整體糧食自給自足率僅為31.3%,比起2020年下降了0.4%。在過去20年內,該比率的高峰是2018年的34.6%。
台灣在糧食自給自足上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人口成長和農地轉為工業用途的流失,年輕人對從事農業工作的興趣缺缺和飲食偏好的巨大轉變也是影響原因。
餐餐吃米飯不再是台灣人的飲食習慣,相對地,小麥和大豆製品的食用量有增加的趨勢。而曾因宗教或文化原因而被視為禁忌食品的牛肉,如今在台灣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然而,台灣本土的小麥和大豆產量本來就少,食用牛肉則只有不到5%來自國產。
農業部(農委會於2023年8月1號升格為農業部)國際事務司副司長林志鴻指出,不同區域的自然資源和氣候型態有所差異,國際間糧食的相互依賴是常見現象,而農業的國際分工也是長期趨勢。
農業部的目標是確保消費者無論身在台灣何處,都能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所需的優質農產品,以維護民眾健康生活。林志宏表示,「目前的做法是確保所有農業進口產品,包括種子、作物幼苗、肥料、殺蟲劑和飼料等的平常糧食安全儲備,都要有能夠應對未來至少6個月需求的能力,同時穩定國內農產品生產。」
有了上述準備,政府應能保證在正常天氣條件下,台灣能在6個月內生產70萬公噸稻穀、144萬公噸蔬菜、165萬公噸水果、47萬公噸豬肉、42萬公噸雞肉,以及25萬公噸海鮮和水產品。
台灣通常存有大量的備用稻米。根據《聯合報》去(2022)年報導,台灣的稻米的儲備總量為126萬公噸。在正常消費模式下,這個數量足夠維持整整一年。然而,假如台灣某天不再能進口小麥,主食如麵條和餃子將變得短缺,人們的食米量勢必會比平時增加。
此外,台灣政府的應變計畫尚有一個與能源相關的潛在弱點。目前,台灣於平原發展的養殖漁業大多依賴柴油動力機械,其中漁民用來提高魚塭中氧氣含量的幫浦需要連續供電。一旦停轉,高密度水產養殖將隨之停擺。
另一方面,能源短缺也可能干擾主食的加工、儲存和配送。對此林志鴻指出,政府的部分儲備稻米是存放在不受外部溫度變化影響的低溫筒倉中,儘管偶爾需要電力供應補充冷卻來效果維持低溫,這道程序通常每3至4週進行一次即可。
「因此,即使電網中斷數小時,稻米的儲存也應該不受影響。」 農委會一直與地方政府、農民團體和農業相關企業合作,目前已建立區域冷藏物流中心以及有備援發電機的相關設施。
據《聯合報》報導,台灣目前有16座碾米工廠使用柴油運作而非電力供應。林志鴻也指出使用水泵、牽引機和配送卡車所耗柴油被視為台灣整體能源需求的一部分,是由經濟部管理的石油儲備來供應。
然而,當經濟部能源局被問到政府在能源進口中斷情況下,如何保障食品生產和配送時,其回應將著重於當前的戰略煤炭儲備和未來預估規模——亦即政府僅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將「優先為與人民生計和基礎設施相關的產業提供電力,以維持國家基本運作。」
在2020年8月生活雜誌《食力foodNEXT》的訪談中,陳吉仲(時任農委會主委)承認台灣遠未達到2011年馬英九政府設定的「2020年食品40%自給自足」目標。他表示,台灣農民有能力自給自足,但一般民眾不是這樣。陳吉仲強調教育消費者的重要性,他指出很少有人知道台灣雖然種植大量包心菜、胡蘿蔔、萵苣、洋蔥和番茄等蔬菜,但作物種子幾乎全部都是從國外進口。
陳吉仲坦言,台灣的農產品成本與進口產品相比價格偏高,消費者又以價格作為購物的主要考量,對進口貨的需求就不會將低。然而,就本土產品的新鮮度和品質其實與國外相近,而且碳足跡還更少,如果消費者能對食物來源有正確認知,才能從消費端降低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對本土農產品的需求方能隨之改變。
近年來,政府從多方面切入加強台灣糧食自給自足的手段是多元的。農民被鼓勵從生產稻米轉向大豆、花生、地瓜、玉米和薏仁等符合時下需求的主食。同時,政府也推廣能提高生產力、緩解農業勞動力短缺的技術,鼓勵消費者購買國內產品,並在學校營養午餐中最大限度使用本地食材。甚至在2022年5月《食農教育法》生效前,教科書中就已出現食物浪費的問題討論,也強調水果或蔬菜的外觀與其美味或健康程度幾乎無關。
創新手段
為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台灣的食品科學家至今已取得一些有趣的突破,但這些發展在實驗室之外影響似乎有限。
早在2011年,當時的農委會便宣布,為了協助稻農並減少小麥進口,研究人員已經發展出使用8比2稻米粉和小麥粉混合製作烘焙產品的成熟技術。然而,除了有麩質不耐症的少數人外,大眾似乎對米麵包興趣缺缺。
另外,為因應氣候變遷對台灣糧食安全的威脅,農業部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編列預算用於了加固儲存設施的建設,以提高這些設施經歷極端天氣事件仍免遭損害的機率,確保水果和蔬菜的穩定供應。
從表面上看,高科技多層室內垂直農場如桃園市蘆竹區源鮮智慧農場(YesHealth),可能是在農地有限的情況下,提高產量、讓國內農業發展向未來邁進的另一種方式。然而,源鮮智慧農場執行長韓森(Jesper Hansen)指出,自去(2022)年底以來,歐美有部分垂直農場公司已經倒閉,其他公司則是陷入困境。
「垂直農業是一個艱難的行業。」 韓森說道。「從技術角度來看,非常具有挑戰性。農場運作複雜,同時也需要配合正確的商業模式。」儘管垂直農場的作物品質優良,價格卻比常規農場作物更加昂貴,韓森表示讓市場對此有所認知需要時間。
源鮮智慧農場目前只種植葉菜,韓森預計在未來5到10年內,垂直農場沒有其他類型的作物可以商業上可行的價格進行生產。
不只在國內,新加坡近期對屋頂農場和垂直農業也展現熱忱。源於該國「30 x 30」計劃的核心,該計劃旨在將新加坡糧食自給率從疫情前的10%,在2030年提高到30%。然而,台灣並沒有太多可以借鏡新加坡作法的地方。
新加坡擁抱農業科技的原因出於可為的選項太少。該國人口密度是台灣的12倍,僅有1%的土地用於食品生產。除了在室內種植萵苣和羽衣甘藍外,新加坡還試圖擴大國內的蛋類和魚類供應。對比台灣,在近期的國際間出現短缺前,台灣的雞蛋供應通常可自給自足,而颱風的頻繁侵擾也讓新加坡食品局實施的海上養殖漁場難以在台灣實現。
至明(2024)年,新加坡只能靠4家蛋場滿足國內一半的雞蛋需求,其餘半數則由進口雞蛋補足。然而,新加坡推動合併和規模經濟的努力,也可能同時帶來新風險。 新風險的線索可以在美國牛肉供應鏈的案例中找到,疫情前,美國的50多家工廠包辦全美98%的牛隻屠宰和加工,當部分工廠受到疫情影響而關閉,美國的牛肉供應旋即陷入混亂。這樣的風險和台灣遭遇的雞蛋短缺都提醒著人們,在食品生產這樣一個重要的行業中,為提高生產效率所使用的任何手段,絕對不能以犧牲面臨挑戰時的應變能力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