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瓣膜疾病(HVD)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問題,其中,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高達五成恐在兩年內過世,相當驚人,然而該疾病症狀類似老化常常被忽略。醫學研究統計約有 12% 的人口患有心臟瓣膜疾病*,而目前台灣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的患者平均年齡約為 82 歲,其中高達 41% 的 HVD 患者拖延到病情變得危急才尋求幫助,令人擔憂。
對抗心臟瓣膜疾病,愛德華生命科學(Edwards Lifesciences)公司站在最前線。該公司擁有心血管醫療科技領域的專業,專門治療重症,尤其是主動脈瓣狹窄這種危及生命但經常被忽視的非傳染性疾病,在台灣致力服務超過 13 萬名重症患者和超過 2,000 名 HVD 患者。
遺憾的是,根據愛德華的了解,在台灣只有不到 40% 的 HVD 患者得到診斷,其中更只有 3% 的患者接受瓣膜置換手術治療,因此愛德華的目標是服務更多的HVD患者,目標在2029年將3%提升兩倍,幫助更多台灣民眾治療與預防致命的瓣膜疾病。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治療心臟瓣膜疾病的急迫需要。很多人拖到病危,才被送進急診室,而屆時心臟可能已經受到不可逆的極大損害,」台灣愛德華生命科學公司總經理任艾克表示:「這就是為何我們義無反顧投入創新,並開始呼籲社會希望能提升患者防治與康復的機會。」
對愛德華生命科學而言,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該公司 60-80% 的產品都帶來突破性的創新,令人驚豔,也突顯出公司對於挑戰醫療科技極限的堅定承諾。愛德華也連續第二年榮獲《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我們的員工不僅認同公司的價值觀,也支持我們以患者為本的理念,讓我們深感榮幸,」任艾克表示:「在我們最近的調查中,85% 的員工表示愛德華真正以患者為本,並以創新為動力。」
但創新並不止步於產品,更延伸到公司在台灣發展醫療業務的方式。愛德華正積極加速國內市場採用 AI 驅動的科技和其他突破性發展,深知這樣的進展可以顯著提升醫療品質和患者治療效果。
愛德華的企業文化中一個根深柢固的理念,就是要扮演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去年,該公司與台灣美國商會共同舉辦了國際病患創新論壇(International Patient Day),闡明醫療科技創新,並提倡 AI 驅動產品的給付計畫。
今年則致力於提升人們對心臟瓣膜疾病的認識,「很多人擔心自己的心臟時,都會想到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心肌梗塞,」任艾克表示:「很少有人會考慮到心臟瓣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將 HVD 這個例子寫入台灣美國商會的 2023《白皮書》,並且參與世界心臟日活動來提升民眾的意識。」
今年,愛德華發起「聽心音找心病」的活動。針對這麼危險又容易被忽略的心臟問題,只要這個簡單而至關重要的動作「聽診」,就能發現嚴重的瓣膜疾病!聽心音可以檢測出心臟雜音或不規則的聲音,是偵測潛在心臟問題的關鍵指標,但聽心音的動作卻經常容易被忽略。
今年8月26日,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TSCI)發起在全台灣11個地點派駐專業的志工醫師全天為民眾提供免費聽心音服務。超過 1,200 位民眾接受這項重要評估,其中發現約 240 名患者有心雜音,並進一步作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認異常問題。該活動透過社群媒體擴大了影響力,有數千名支持者積極分享這項拯救生命的消息。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醫療機構、縣市衛生局和國民健康署的領導下,顯示出這樣的活動如何對地方社區發揮重大影響力。」任艾克表示。
但認知和診斷只是問題的其中一環。在台灣,健保給付對於 HVD 的治療至關重要,僅有手術高風險族群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可獲得有條件給付,然而歐美、澳洲、日本、以至於韓國採用更廣的給付方案,可將給付包含至低風險族群。愛德華生命科學瞭解,考量人口老化的負擔 和有限的預算,在台灣採用如此大範圍的給付頗具挑戰性。但該公司仍然希望健保給付範圍可以逐漸擴大,照顧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我們希望心臟瓣膜治療能有一天在台灣更普及,」任艾克表示:「透過提升對 HVD 的認識以及提供治療方法,我們希望與更多醫生合作幫助更多台灣人活得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