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的經理人開始注意到印度的潛力,並正探索在該國的新投資機會。
本文章譯本由關鍵評論網提供
印度對於台灣企業來說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然而直至近幾年,台灣高管才開始將目光轉向這個急速成長的大國。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2023年有望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的預測,印度今年的GDP成長率預計為5.9%。此外,印度也於2022年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5大經濟體。根據美國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測,到2027年,印度將躍升成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
另一方面,印度目前大約有6.5億人年齡在25歲以下,專家估計印度人口在2065年前不會達到高峰。而這樣的人口結構,也讓該國市場成為台商急欲搶佔的寶地。
「十年前,人們一直說印度是一顆正在崛起的新星。」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說道。「現在我們才開始意識到這點。」
印度和台灣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水準相對較小,不過近年來雙方都在加緊腳步迅速成長。陳正祺表示,去年兩國雙邊貿易總額達到85億美元,比2021年提升10%。2022年,化學用品佔台灣對印度出口的22.9%,其次是塑膠和橡膠製品、電子零件,各佔17.5%。機械零件則是占出口總額的10.2%。然而,在2023年初電子零件出口超越化學用品,出口占比達到34.2%。
據經濟部統計,台灣對印度累計投資額為12億美元,與2021年底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的1982.8億美元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官方數據並沒有給出台商投資習性的全貌。專家表示,受到中國施壓的影響,台商喜歡保持低調,進而選擇透過模里西斯共和國和新加坡等第三地進行投資。若將前述投資手段一同納入,陳正祺估計台商對印度的真正投資總額為23億美元。
陳正祺指出,目前約有150間台商在印度做生意,雖然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卻也包含富士康、緯創、和碩等大型電子公司(三者均有協助蘋果生產iPhone的訂單)。此外,從萬邦鞋業總部所在地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到被稱為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Bengaluru),皆有台商的身影。其他企業如中國信託、紡織公司福盈科技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和豐泰鞋業,甚至海運公司都在印度活躍經營。
陳正祺認為台灣的優勢為製造業,並在半導體、智能機械零件和化石產品等全球供應鏈中發揮關鍵作用。「台灣的弱點在於企業缺乏足夠的發展空間,只有2400萬人口的市場,意味著印度之於台灣的巨大潛力。」此外,陳正祺提到台灣與印度經濟接觸的早期階段,所涉及的都是勞力密集型產業,例如鞋類和輪胎等產品。
「現在我們正在積極發展電子製造業,儘管我國企業目前還留在中國,但也漸漸意識到需要尋覓備用或新的生產基地,實現駐點多元化,並增強面對困境的抵禦能力。」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2018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加速了台灣在印度的投資。此前緯創和富士康等電子公司雖然在印度設有業務,規模卻相對小很多,而且它們只專注於印度國內市場。
徐遵慈指出,蘋果(Apple)正在考慮將部分的中國供應鏈,轉移至印度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此考量並不僅僅是因為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更是因為中國在疫情期間的封鎖政策,使其生產可靠性備受質疑。據《路透社》報導,摩根大通分析師預計,到2025年蘋果將於印度生產四分之一的iPhone。「如果沒有貿易戰,蘋果還是會很樂意繼續留在中國。」徐遵慈透露。
與蘋果合作的緯創、和碩及富士康近年來在印度大舉投資。陳正祺表示,去年12月的報告指出,富士康正在向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的iPhone部門加碼投入5億美元資金。
「接下來整個蘋果供應鏈都會效仿富士康。」陳正祺預測。今年3月《日經新聞》稱,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曾率團訪問印度南部的特倫加納邦(Telangana)和卡納塔克邦(Karnataka),以敲定設廠選址。
東元集團旗下世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主任克里普蘭尼(Manoj Kriplani)表示,世正的印度子公司已在班加羅爾收購28.3公頃的土地,用於建設「技術創新國際園區」。克里普蘭尼目前正在招募台灣企業於班加羅爾設立辦事處,並預測外國企業也會一同加入。
克里普蘭尼補充:「我們主要關注蘋果供應鏈,不過對電動汽車和其他零件製造商也感興趣。該園區將為有意設廠的企業提供諮詢,並幫助他們了解印度複雜的稅收和法律體系。」
2004年,克里普蘭尼成為第一批獲得外交部獎學金學習中文的印度學生。能流利使用印度多種語言、中文和英文的他,目前是世正唯一的外籍員工。克里普蘭尼將自己定位為萬事通,除了幫助公司處理印度業務,也需努力消除文化差異。由於印度擁有超過350種語言和文化習俗,與當地企業進行談判並建立關係,對於台商來說是一項挑戰。
世正起初先是談妥一份時間長達99年的工業園區土地租約,不過與當地政府進行多輪會談後,最終官方允許其在10年後完全擁有園區土地(當然還是有些條件必須滿足)。克里普蘭尼表示,在此之後當地政府另外制定了一項獎勵政策,希望吸引更多私人開發商進駐工業園區。此外,世正也計劃在泰米爾納德邦和古吉拉特邦(Gujarat)兩地,多興建3到4個工業園。
克里普蘭尼同時也是台灣印度經貿協會副秘書長。他估計位於印度的台商中,約有20%是自行決定設廠印度,其餘則是受到台灣政府或蘋果等國際企業鼓勵。克里普蘭尼認為,隨著更多台商認知道投資印度的優點,原本的趨勢將會逐漸轉變。
「除了蘋果供應鏈和電子產品,第二級產業方面台灣需要將機床引進印度,印度需要從台灣獲得半導體、電子產品和機床、基礎設施、醫藥和教育。這對台商來說是機會。」
早在中美貿易戰前,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就在2014年喊出「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的口號,該政策促進了印度製造業的發展和投資。隨後,印度政府於2015年推出「數位印度(Digital India)」運動,並在2019年的《電子產業國策》(National Policy on Electronics)中,提供獎勵刺激基礎建設投資。對此,新加坡星展銀行於一份報告中表示,該政策不僅適用大型製造商,也包含供應鏈參與者。
2020年中期,印度政府進一步透過「自力更生政策(Atmanirbhar Bharat Policy)」,吸引全球和國內投資者。而該政策的分支之一「生產連結計劃(Production Linked Schemes,PLI),則是提供資金獎勵提高印度製產品銷量的企業。根據國家投資促進和便利化機構「投資印度(Invest India)」的數據,截至去年已施行5年的PLI計劃已為印度汽車產業提供35億美元的獎勵(占銷售額的18%),推動印度先進汽車技術產品的發展。
總部位於台北的貿易公司香港商賀廉有限公司(Hallimax)總經理塞瓦尼(K.L Sewani)表示,現在是前往印度的好時機,必須好好利用印度勞動力、政府支持、巨大的消費市場等優勢。
塞瓦尼指出,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最近與Gogoro和印度汽車系統製造商Belrise合作,展開了一項25億美元的電池替換基礎設施計畫,希望透過交通電氣化改善空氣質量。
另一方面,由於印度在半導體設計方面表現出色,唯獨缺乏晶圓廠,印度政府也積極吸引晶片製造商投資(各國目前皆在本土市場推動半導體投資,以降低台灣晶片供應短缺風險)。根據星展銀行報告,新德里已經批准了一項100億美元的激勵措施,只要符合條件,設廠成本的一半將由政府出資支持。
徐遵慈表示,印度一直在積極爭取台積電,但台積電目前興趣缺缺。與此同時,富士康和印度金屬礦業巨頭凡達集團(Vedanta)、古吉拉特邦政府已經簽署了備忘錄,計劃在印度建設首批晶片製造設施。雖然該生產計畫運用的僅僅是28奈米製程,徐遵慈表示比起高度先進的晶片,印度目前更需要的是普通電器使用的半導體,而不是高度先進的晶片。
十多年來,台灣一直想和印度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但莫迪並未做出回應。徐遵慈表示,從新德里拒絕加入由中國支持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來看,「印度製造」的計畫目的,其實是吸引外國對印度本土製造業直接投資,而不是促進貿易。
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博士後研究員哈許米(Sana Hashmi)指出,自由貿易協定將使台灣進入一個巨大的市場,不過問題是印度能從中獲得什麼?目前,印度正在試圖減少對中國貿易的依賴。哈什米認為,在考慮自由貿易協定時,印度政府更重視這一因素,而不是來自中國的政治反彈。 2018年,台灣和印度更新了雙邊投資協議,增加內容包含台灣企業能夠透過第三地對印度進行直接和間接投資。此外,該協議也保證台灣投資者的安全和權利,維護台商在印度投資的國際標準。
教育交流方面,在台生活的6000到7000名印度人中,大約有2000名印度學生。徐遵慈指出,為了應對印度分部的文化及監管複雜性,台商開始喜歡招募印度學生。擁有資通訊工程背景的克里普蘭尼就是這樣被聘用,並促成工業園區的談判。
近期,台灣和印度也進行了一系列官方和半官方交流。陳正祺去年率領代表團訪問印度時,便參加了一場有民間企業和公部門在內的工業合作峰會。討論的內容涵蓋電子製造業、智慧城市等議題。此外,台灣和印度去年也啟動了執行長圓桌簡報會(CEO Roundtable Briefing)、重點關注醫療設備發展的中小企業合作論壇等。
本次的受訪者們,皆將印度描述為一個高度複雜的市場,以稅收法規為例,每一邦的規範皆有差異,文化和商業慣例亦然。「看待印度應當如同看待歐洲,不僅僅是一個國家。」克里普蘭尼說道。陳正祺同時指出,雖然印度一些地區的水電供應不穩,不過工業園區電力通常有保障。哈許米則是認為,印度工業化程度較高的邦,電力和水資源短缺已不再是企業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