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低電價的龐大代價

儘管燃料成本上漲、用電需求增加,台灣電價在過去四年中從未調整。國營的台灣中油、台灣電力公司可謂捉襟見肘,是重新審視能源補貼的時候了嗎?

台灣擁有世界上最低廉的電價之一。問題是,為什麼呢?因為台灣並不自產能源,每一塊煤、每一滴液化石油氣—台灣的發電支柱—都必須仰賴進口。然而,儘管全球能源市場價格不斷飆升,台灣住宅用電價格仍維持在新台幣2.6253元/千瓦.時,自2018年以來一直維持不變。

儘管國營的台灣電力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但包括制定電價在內的數項關鍵決策權並非掌握在公司手上。反之,台灣電價是由學者、專家等17人組成的電價費率審議會制定。審議會每年召開兩次,可根據公式每半年調漲3%,或每年調漲6%。不過,儘管自2021年以來全球油價大幅攀升,電價費率審議會已連續四年否決調漲。

現今,各式國際發展組織普遍建議不要針對電價進行補貼。專家認為,壓低價格對幫助低收入族群的成效不佳——富人消耗更多電力,無法滿足能源補貼的針對性。此外,降低能源價格可能變相導致過度使用稀缺資源。最重要的是,當電費收入過低,無法支付燃料、基礎發電設施維護成本時,最終要買單的還是納稅人。

中華經濟研究院轄下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員陳中舜表示,政治因素是台灣電價持續凍漲的主要原因。長久以來,低電價一直被視為台灣政府和地方的默契,一種國家「照顧」人民的方式。

「老實說,數量並不大。」陳中舜指的是防止價格飛漲所需的公共支出,以及電價補貼帶來的實質公共利益,「問題在於這些成本造成的影響隨處可見。比如,在任何一間早餐店都能感受到成本提升,因此這成了政治問題。」

對價格敏感的選民,並非政府長期對電價補貼的唯一因素。台灣出口導向的工業型態也得益於低廉電費,工業用電價格是全世界第六低。這對台灣極度蓬勃的半導體產業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對電力需求極大。因此,陳中舜認為電費補貼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要角。

推卸責任

隨著用電量持續增加,負責規劃經濟的人面臨著環境永續和財務永續性的問題。台灣中油去年虧損434億新台幣,原因是(儘管國際能源價格不斷攀升)政府持續凍結天然氣售價。2021年,中油以平均每立方公尺8.2929元新台幣的價格向台電出售天然氣。

根據2022年4月12日中油新任董座李順欽聲明,如果價格不變,中油至4月底的累計虧損可能達到650億新台幣,相當於實收資本的一半左右。

雖然近期中油將發電用天然氣價格上調至每立方公尺12.0873元,但仍遠低於目前20元左右的收購價。幾乎沒有跡象顯示國際能源價格會在短期內下跌,而就算是目前的定價,台電也無法持續吸收。

台電2021年營收480億新台幣,但僅僅在2022年前兩個月就傳出虧損消息,當時天然氣價格為每立方公尺11.4033元。同時,電網維護與升級也因入不敷出而遭到忽視。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於2022年3月表示,增加電網穩定性需要至少1,000億新台幣。行政院長蘇貞昌則指出,這筆款項將由政府支付,不會和往年一樣列入台電損益計算。不過,台電與政府之間最終的支出分配方式尚未確定。

國家發展委員會提議2030年前,國營部門投入4,400億新台幣進行能源升級,這將是一項長期財政負擔。目前台電累積儲備資金約為400億,只能短暫支應改革計畫。此外,2021年12月公投否決重啟核四後,高達2,850億元的損失也仍縈繞不去。政府試圖穩定價格的努力,似乎只是徒增額外不穩定性。

經濟部意識到眼前的問題。當電價費率審議會再次決議凍漲電價時,經濟部長王美花稱電價「太便宜了」。雖說電價費率審議會應保持獨立,但它隸屬經濟部,17名成員中有9名由政府任命。

過去,台灣也曾突然調整過電價,政治因素一直是幕後的原因。馬英九政府在贏得總統大選後不久的 2012年和2013年,兩度調漲電價,總計上漲16.7%。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曾小幅調漲電價,但自2018年後開始凍漲,看似也是政治考量。

似乎沒有任何政府敢在選舉前提高價格。現在的時間點同樣十分尷尬,2022年11月九合一選舉結束後,2024年總統大選的競選活動也將緊接著展開。因此,或許要到2024年下旬才有重新調整的機會。

與此同時,歐盟為實現國際能源轉型,正考慮課徵邊境碳稅。台灣環保署則提出每公噸碳排收取10美元的規費作為回應,但這筆收入很容易被現行或未來的價格補助措施消彌。

實際上,台灣補貼電價的做法,與政府想要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的偉大目標自相矛盾。台灣目前人均碳排放量在世界前21個經濟體中排名第五,部分原因就是出自於能源補貼。

不過,體制改革也正在進行中。2025年,台灣電力公司將一分為二:一邊主管發電,另一邊則分配用電。儘管不少細節仍有待確定(如電力網絡維護的權責區分等),此機制應能使定價更貼近市場價格,這一步將標誌著台灣電力市場改革的一大里程碑。

仍無喘息空間

台灣的能源轉型之路,將在石化燃料價格居高不下的大環境中前行。由於疫情復甦加上烏俄戰爭,全球石油、天然氣價格將持續上漲。石化原料生產商在過去數年虧損後已減少產能與投資,不易在短期做出回應。

前政務委員、中央大學教授梁啟源估計,隨著世界減碳浪潮,能源供給將比需求下降得更快,形成十年以上的賣方市場。

「為實現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目標,國際能源署建議從2021年開始,停止開發新煤礦和油田,這將減少石油供應。然而,針對汽油車的銷售限制則晚得多,直到2035年才實施。這兩項因素可能導致供應短缺的狀況會持續至2035年。」

因為有能源價格警訊,民生消費者有機會做一些短期的改變。陳中舜指出,老舊的冷氣就是升級的好選擇。空調的效率在僅僅10年後就會大幅降低,這問題被認為是造成2021年5月台灣大停電的原因之一。

但以長期改變來說,能源轉型不僅需要改變消費方式,還需要產業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 在某些背景下(例如去年的反核電公投),價格不過是影響個人決策的因素之一。許多專家認為,台灣的用電者必須正視其真實價格。

無論如何,政府勢必會更加積極推動能源價格合理化,畢竟當前的財務壓力讓延宕已久的改革沒有再拖延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