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行動 不容輕怠

數個德國非政府組織在11月聯名發表了氣候變遷報告,將63個國家依碳排放、再生能源、能源利用等指標做排名,台灣幾乎墊底。整體言之,台灣表現欠佳,僅得到「很低」的評等。

台灣環保署對報告內容表示異議,強調報告中的數據、基本資料與台灣現況不符。然而,這份報告所呈現的負評,對台灣主政官員及社會大眾,都是警訊。

今年4月,蔡英文總統宣示台灣將努力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雙十國慶演說時亦做重申,但眼前仍有幾個重大阻礙。

眾人皆知,台灣用電需求量高,且每年仍大幅增加。目前,工業用電是全台耗電量最大宗,包括半導體產業。要製造生產尺寸小如郵票的半導體元件,須消耗極大電力,幾個少數的主要廠商已佔去台灣整體電力消耗量的顯著部份。加上近來全球晶片需求陡升,供貨短缺,台灣晶圓廠產能全開,也使碳排放量與日俱增。

儘管晶片大廠已積極減碳,盼將製程中的再生能源占比提高,但台灣再生能源供應量仍須大幅增加,才能滿足大規模工業用戶需求。

民宅用電也在攀升,尤其COVID-19流行以來,在宅遠距工作方興未艾、破紀錄炎夏高溫,讓更多人頻繁使用空調。另一導致用電激增的因素,是低廉電費,台灣人已視之為基本權利。

可能讓蔡政府減碳努力受阻的,還包括其他國內議題。本月舉行的公投包括兩個可能直接影響台灣能源未來的公投案。其一,有關是否重啟新北市貢寮區被封存的核四廠。其二,攸關桃園市觀音區大潭海岸附近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座落地點。

在台灣,核電多年來都是棘手難題。逐步淘汰核電,有其穩固民意基礎。另一方面,天然氣設施雖有助台灣取得低碳能源,支持或反對事涉複雜因素,包括預定廠址有瀕危藻礁生態需守護。

不過,台灣追求淨零排放所要面對的障礙,不單在內部。台灣被許多國際組織、論壇拒於門外,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及最近在格拉斯哥落幕的COP26峰會。多數時候,台灣無法參與全球規模的氣候變遷、減碳討論。無法列席這些論壇,難以直接取得相關資源、資訊,也難有合作結盟機會。

為與國際社會步調一致,並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理想,台灣須積極謀求克服挑戰之道。台灣美國商會呼籲台灣政府推動的措施,包括讓業界、政府在氣候事務上緊密合作的公私部門夥伴關係,可提供有用工具,協助台灣解決迫在眉睫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