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旭能源 臺灣能源轉型的堅實夥伴

Onshore substations

臺灣從2016年起致力推動 2025 年能源轉型目標,減少其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期望將民生與企業用電產自於可再生能源的佔比提高至20%。來自丹麥的沃旭能源為全球離岸風電領導企業,正積極協助臺灣政府落實能源轉型目標,為臺灣打造全方位的離岸風電生態系。

沃旭能源五年前在臺灣設立亞太區總部,期間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建置離岸風力風場、分享相關技術和專業知識,協助臺灣成為亞太區離岸風電的先行者。2019 年 11 月,沃旭能源與合資夥伴如期完成臺灣首座商業規模離岸風電場—128 MW 海洋風電,沃旭能源持股 35%為最大股東。

沃旭能源正在全力進行臺灣首座大型遠岸離岸風場900 MW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建置工程,預計 2022 年完工。此外,沃旭能源也和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簽署20年企業購電協議,承諾提供 920MW 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所有電力。

打造全方位離岸風電生態系

沃旭能源的商業模式涵蓋風場全生命週期,負起風場開發、建置、運維到除役之全責。同時致力培育本土供應商、培養在地人才、升級臺灣港口基礎設施,導入沃旭世界級風場運維專業並在臺灣建立本地風場運維能力。長期的耕耘與深根是沃旭能源在臺灣發展離岸風電不變的價值與承諾。

目前沃旭正攜手國內外逾200家供應商及其下游承包商,共同落實國際離岸風電產業的品質、環境、安全及健康衛生標準,確保如期、如質、安全交付離岸風電場。

舉例來說,沃旭能源正在培育的新進在地供應商包括負責生產組裝管架式水下基礎的興達海洋基礎、三家水下基樁供應商 – 世紀離岸風電、台朔重工以及台灣國際造船。沃旭能源也與星能股份有限公司緊密合作,建造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的陸上變電站及陸域輸電系統之工程,其中包含本地廠商華城電機、中興電工所製造的變壓器、開關設備及配電盤。在沃旭能源的協助及緊密合作下,許多新進供應商克服學習曲線並成功提升生產力。除了一級供應商,沃旭能源也協助台灣建立在地離岸風電供應鏈,並達成許多重要實績與貢獻,包括與風力發電機供應商西門子歌美颯合加速臺灣首座風機機艙組裝廠落成。作為西門子歌美颯在歐洲以外的第一座機艙組裝廠,不僅是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方機組件在地生產的重要里程碑,更進一步強化臺灣作為亞太離岸風電領導者的地位。

此外,沃旭能源運用超過30年運維專業知識,在臺中港投資興建臺灣最大也是首座以綠色建築設計的離岸風電運維中心。為確保風場的最佳營運效能和穩定,沃旭能源與臺灣大三商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長期船舶租約,打造臺灣第一艘客製化運維作業船(Service operation vessel)。同時沃旭能源成立在地運維團隊,新進臺籍運維工程師目前正在英國接受長達半年的移地訓練。這些努力都是沃旭能源對於建立臺灣風場運維專業所做出的貢獻。

從零開始培育離岸風電人才庫

臺灣離岸風電產業發產過程中也面臨重重挑戰。從零開始培養本地離岸風電人才就是一項重要但艱鉅的任務,為此沃旭能源推出多項創新人才培育計畫,如與彰化大葉大學合作的學徒制計畫,為年輕提供專業運維課程與訓練,更推出全球綠能菁英培訓計畫、沃旭風能世代實習計畫以及沃旭綠能獎學金,幫助更多有志青年踏入離岸風電產業及鼓勵綠能相關研究。

此外,沃旭能源創設了離岸風電供應商輔導基金,為具備潛力的臺灣中下游供應商提供額外資源,幫助他們提升技術和培育人才。

透過這些計畫,沃旭能源為臺灣勾勒出再生能源新願景,攜手國內外企業、中央及地方政府,以及在地社區,共同打造綠能永續未來。

「在能源轉型的路上,沃旭能源始終是臺灣堅實的夥伴。」沃旭能源臺灣總經理汪欣潔表示,「我們會繼續努力協助彰化跟台中成為臺灣離岸風電重鎮。我們深具信心,臺灣已成功開啟亞太地區離岸風電產業新紀元,未來也能夠與區域內其他市場分享經驗與成就,持續引領亞太區離岸風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