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是基金管理業先驅,於2020年獲著名資料分析公司全球標準普爾稱呼為「基金管理界的特斯拉」。CIP成立於人均風力發電領先全球的丹麥,並專注於投資再生能源計畫,已於歐洲和亞洲獲得超過四十五個退休基金機構支持。
CIP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指出,全球各國的投資人對於投資再生能源的興趣非常高。該公司最新募集的基金原本目標是 55億歐元(約64億美元),但由於投資人興趣濃厚,結案時獲得70億歐元超額認購。許乃文說:「這表示現階段綠能當道,投資人擔憂若不趕緊投入,恐將落於人後。」
CIP跟許多再生能源開發業者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提供完整的計畫,從基金管理、計畫開發、風場建設、到運維管理。眾所週知,相較於一般基金管理業者的舒適圈,CIP更敢於承擔開發風險。
許乃文說:「有別於傳統開發業者,我們有一項獨特的優勢。一般業者需要將計畫開發到成熟階段,才進入融資程序、尋求更多資金,否則就得出售現有資產,才能投入新計畫。但是,CIP是帶著雄厚的資金進入市場,所以能快速擴張。」
CIP擴充在台灣的營運,就是進入新市場時可以迅速建立並穩固基礎的範例。許乃文在離岸風電領域已有十三年經驗。在2017年時,她成為CIP台灣辦公室最早的兩位職員之一,如今這個辦公室已成長至一百七十多名員工。
綠色金融是CIP的強項,該公司致力於在這個領域內建立國際卓越標竿。在這方面,CIP彰芳暨西島風場專案融資,光是在亞太地區便贏得十二個與綠色金融有關的大獎。此開發案獲得丹麥、英國、日本和南韓等六國政府、二十五家銀行、與許多壽險公司的支持,因此在財務上可以無後顧之憂地進入施工階段。
許乃文說:「我們是亞洲唯一有人壽保險公司做為股東的離岸風電計畫。有兩家台灣壽險業者是我們在台灣風場的股東,而且我們並未花很長的時間,就成功獲得本地壽險公司的信賴與支持。在過去,歐洲壽險業者評估近十至十二年才願意承擔風險,並投資成為離岸風場股東。」
CIP選擇台灣做為在亞洲第一個投資計畫的據點,是因為台灣擁有穩定的政策、合理的電價收購制度、豐沛的風力資源、適合施工的海床條件、以及相對穩定的電網安全性等優勢。CIP在台灣的兩項風電計畫 – 彰芳暨西島風場與中能風場 – 將生產足夠供應100萬個家庭用戶所需的電力。
許乃文強調,台灣是亞太離岸風電產業的先驅,也使台灣得以擁有作為區域再生能源領導者的動能。CIP期許在這發展過程能成為深根台灣的國際級離岸風電企業。
她說:「在台灣,CIP支持打造本土風電產業。除了風力發電本身,我們也積極促成海洋工程業本土化、並且鼓勵承包商培育和訓練台灣的年輕後進。」
但許乃文強調,真正且永續的本土化需要社會每個領域的參與和支持。因此,CIP致力於推廣風電知識,包括將台灣研究人員送往丹麥風能學院受訓,之後再回到台灣向學生傳授離岸風電知識。此外,CIP也積極在台灣推廣工作場域中必須被重視的環境、安全與衛生教育,並獨家推出別具特色且深獲許多學校學生與老師好評的科學追風工作坊。
許乃文說:「CIP非常關心其計畫所在地的社區。因此,我們在彰化縣成立近岸永續基金,專門用於沿海6個鄉鎮,以促進高齡者、兒童和年輕媽媽們的福祉。我們希望可以和在地社區共好、共榮。」
雖然COVID-19疫情對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CIP台灣的公司規模在2020年仍有大幅度的成長。受疫情影響,許多外國專業人員無法來台,導致許多離岸風電計畫延宕,本土產業發展也因此減緩。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前提下,許乃文希望台灣在2022年能夠開放國境,如此才能使台灣在離岸風電產業各方面的潛能獲得良好的發展。
她說:「展望未來,社會各界應該深入探討什麼樣的能源策略可以有效幫助台灣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國家發展委員會預計在2021年底前提出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發展計畫。我們希望在此計畫中可以看到台灣永續發展的願景,其中應包含促進政府與民間機構合作公私營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