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彼端的光明

如果台灣需要一點跡象來確定誰是它真正的朋友,過去兩個月已出現很多這樣的證據。台灣在5月中爆發本土疫情之後,面臨疫苗短缺的挑戰,並且付出人命與經濟的代價,在這期間,好幾個與台灣理念相近的國家站出來,對台灣表達善意並提供支援。

對留意台灣時事的人來說,日本與美國捐助大批疫苗給台灣的舉動可能並不意外,畢竟美日是數十年來支持台灣的主要國家。比較有趣的是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6月下旬決定捐贈兩萬劑AZ疫苗給台灣,中歐的斯洛伐克7月也跟進宣布將提供一萬劑。

雖然數量不多,但這兩個歐洲聯盟會員國的舉動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立陶宛和斯洛伐克都指出,去年疫情爆發初期曾接受台灣捐贈的口罩,這顯示台灣當時對辛苦抗疫的國家慷慨伸援的行動發揮了功效。由於中國持續阻撓台灣取得足夠的疫苗,目前這個情況別具意義。

以台灣今年初試圖直接向原廠採購BNT疫苗的經驗來說,外界5月間才知道,BNT廠據說顧慮原本準備發布的中文新聞稿將台灣稱為國家一事,整個採購合約因而告吹。台灣政府很快同意修改新聞稿內容,但BNT隔了一週回覆通知交易延後,理由是全球疫苗短缺,供應的時程必須調整。生產疫苗的各家公司確實面對原料與設備不足的問題,但台灣跟BNT的採購案已進行好幾個月,廠商最後毀約的理由似乎欠缺說服力。

為了補上缺口,台灣改採複雜的模式,由鴻海相關的永齡慈善基金會、台積電和非政府組織慈濟基金會透過BNT在中國的代理廠復星醫藥各採購500萬劑疫苗。它們在取得疫苗之後,將捐給政府為民眾施打。

台灣被迫透過民間企業和社會機構取得保命的疫苗,突顯出台灣長期身處的困境:台灣遭到外力孤立,因而面臨諸多的政治阻礙。

儘管有這些挑戰,台灣仍持續展現堅毅與韌性。在短短時間內,台灣本土COVID-19確診人數從每天500多降到15至30例之間,這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政府的快速行動。為了抗疫,政府採取了對經濟造成壓力但具有效果的限制措施。 此外,近來從美國和日本運抵的疫苗、透過復興購買的BNT疫苗,加上高端和聯亞已經獲得與可能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讓台灣能有更好的準備,可在今年讓很大一部分的民眾接種。事實上,6月中旬台灣民眾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比例僅3%左右,到7月底已達25%。這顯示只要朋友提供一點幫助,即使是最困難的障礙也能夠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