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少有人瞭解疫苗及藥品配送的過程如何精細複雜、冷鏈管理等物流的挑戰有多麼困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大家對此才有深切體認。
裕利醫藥集團,在亞洲醫藥物流領域,扮演了關鍵角色。一個世紀之前,從菲律賓起家的裕利,現已成為亞洲最大醫藥保健服務集團之一,通路涵蓋35萬處醫療院所、藥局及商店賣場。裕利的使命,是為亞太區域中各個國家,提供世界級醫藥配送、商業促銷及數位服務,讓醫療更普及。
努力達成使命的裕利,在配送需要極致保護、極端低溫保存條件的藥品時,也積極實踐永續理念。因為種種努力,裕利獲得永續表現評量機構EcoVadis頒發的2021金牌獎,在所屬產業中,是前1%的最優評分等級。
對裕利醫藥台灣董事總經理周志鴻而言,實踐永續經營理念,從硬體設施開始。裕利在物流中心裝設了太陽能板,在改用再生能源方面極有進展。現在公司倉庫所用的電力,約有三分之一來自裕利自家的發電系統。
此外,周志鴻提到,為了節能,裕利旗下所有辦公室、設施,都裝置LED燈具,公司並在自動空調、照明系統上做投資,減少耗能。他說:「更重要的是,公司還有一套雨水回收利用系統。考量到台灣這種島嶼環境的供水問題,我們不單要用心節能,也應該節約用水。」
當被問到未來50年裕利醫藥在永續實踐方面的關鍵作為,周志鴻的答案,是持續數位化。
「未來50年,我們會面臨兩大問題,」他說:「首先,台灣勞動力成本將不斷增加。其次,客戶的要求日趨複雜。對業界而言,善用科技,確保整個系統能夠應付複雜問題,同時維持生產力及成本效率,是重大挑戰。」
裕利醫藥計畫進一步加速生產力,改善現有基礎設施,包括將所有貨運車輛改為電動車。

在藥業,提供優異的物流配送服務,跟推動研究發展同樣重要。帶領相關人員,整合倉儲及車輛,並為完成封緘的COVID-19疫苗做專業配送,是挑戰極高的任務。
裕利醫藥支援台灣抗疫,努力協助政府加速多種醫藥資源的運送,包括COVID-19 疫苗、單株抗體與篩檢試劑,它們都需要冷鏈倉儲。
裕利也與台灣政府積極合作,執行疫苗檢驗封緘作業,確保產品品質。為了滿足攝氏零下70度的存放條件,裕利預先取得十個超低溫冷凍庫,可容納多達三百萬劑COVID-19疫苗。
「這次我們能協助政府配送COVID-19疫苗的原因之一,是去年年初我們為確保充足倉儲容量,預做準備。我們在很早的階段,就做了準備。」周志鴻說。
冷鏈系統有賴先進科技的支持。裕利的溫度追溯監控系統eZLogistics,能即時監測疫苗進入倉儲、包裝、配送等階段的保冷溫度,是否處於正確範圍,以維持疫苗穩定。裕利的冷鏈能力,還包括eZCooler技術。一般用傳統系統運送對溫度變化敏感的產品時,保存期只有兩天,利用eZCooler則可延長到五天。
周志鴻指出,裕利醫藥改用eZCooler系統,也對環境產生正面影響。它可取代比較不永續的乾冰,且可使用兩百次,為同業冷鏈系統,樹立高標準。
在eZCooler包裝解決方案的協助下,截至6月底,四百萬劑以上的疫苗,順利送達台灣各地超過250處醫療機構,這成果也獲行政院長蘇貞昌高度肯定,讚揚裕利是「台灣最酷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