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心無旁騖追求目標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上月前往立法院備詢,談及美國可能將台灣列為貨幣操縱國(評判標準之一是對美貿易順差逾200億美元)。楊金龍指出,在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期間,美國市場越來越倚賴台灣的半導體和資通訊產品;若華府堅持減少對台貿易逆差,「我們就不會賣產品(給美國)」。

前述談話原是開玩笑,卻也引發此態度對台灣究竟有益或有害的質疑,尤其是有鑒於台灣和美國的關係日趨熱絡。

在楊金龍發表前述看法前,一月下旬有傳言指稱,經濟部在接獲德國對等機關直接找上門籲請協助緩解車用晶片荒後,要求達成以晶片向德方交換疫苗的協議。

經濟部長王美花的確曾和德國駐台代表討論疫苗交易,但她斷然否認達成任何形式的交換條件,表示:「台灣是自由民主的國家,干涉私人商業合約超出政府的能力」。

「台灣可以幫忙」不只是一句動聽易記的口號,已贏得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夥伴。這句口號原指台灣能為其他勉力遏阻COVID-19病毒的國家提供防疫協助,現在則擴及台灣產業的技術與製造優勢。這些產業的高價值生產能力,讓經濟和教育大多須採取遠端運作的國家受益良多。

不過類似楊金龍談話的輕率言論,還有利用台灣半導體和資通訊優勢做為談判籌碼的流言,不僅令人觀感欠佳,還很容易適得其反。過去一年來,台灣理應得到了空前大量的國際好評。在和他國建立嶄新或持續改善關係時注入公然具有交易性質的元素可能會使這些關係無法在疫情緩和後繼續發展或深化。因此,台灣聲稱或暗示有能力在合法的商業交易中摻和政治影響力的做法,實屬不智。

台灣發現,在其成為自由民主政體的短短歷史中,目前正是最鼎盛的時期之一,在提升和擴展國際能見度上迭有進展,但領導人現在還不能自滿,而是應持續專注於主要目標――和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或成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一員。

鑒於政治阻礙的影響,台灣的當務之急是延續正確路線,並竭盡所能證明自己是國際貿易社會中負責任的成員。將其與友善國家的往來視為交換條件,可能會讓台灣非常努力才得來的良好聲望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