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重點:非對稱性戰力與國造武器

軍方策士說,非對稱性平台可強化台灣整體作戰能力,提高中國犯台的代價

(此版本是透過原文翻譯,英文版則是透過陳又銘先生翻譯)

中華人民共和國威脅以武力併吞台灣已有70年之久,直到最近幾年,中共因為中國軍力快速現代化、民族主義風潮興起,加上北京相信時間充裕,因此日漸壯膽,對台的威脅也才更為真實。

2019年1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說,「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並說「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美國是台灣的主要安全夥伴,而美國軍方的策士已公開表達關切。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戴維森海軍上將3月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這個威脅在這個10年很明顯,事實上是在未來6年內」。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也在3月告訴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台灣是「當前最可能引發大規模戰爭的衝突熱點」。他說,北京在主辦2022年冬季奧運之後的階段,是台灣「最危險」的時候。

為因應中國軍事威脅升高,台灣在調整防衛策略,轉向小型、機動、具殺傷力而且相對成本往往較低的非對稱性武器系統,目的是在萬一遭到攻擊時,可以嚇阻實力大於台灣的敵人,把台灣和周邊地區變成像一隻「豪豬」,讓中國解放軍無法輕易吞噬。此外,台灣將逐漸走向在海上打敗來犯的敵軍,而不是等到敵軍登陸之後。

蔡英文總統去年說:「我致力依據整體防衛構想,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這將是我們未來的第一要務。」台灣的整體防衛構想最早是在2018年提出。

安全顧問業者偉權顧問公司的全球總裁余偉權說,非對稱作戰策略是合理的,「因為如果台灣要跟中國比軍艦和飛機的數目,會有財務上的挑戰」。余偉權之前曾任美商雷神公司在台灣的負責人。

曾是美國陸戰隊軍官的華府智庫安全政策中心資深研究員紐夏說:「除了正確地利用豪豬策略使台灣難以攻打之外,有個很有說服力的主張是台灣軍方也應該往外看,越過台海盡可能往外延伸,以打擊解放軍的作戰能力。」

台灣近來的軍購反映了這樣的思維,例如美國國務院去年10月通過出售給台灣的岸置魚叉飛彈,既可攻擊海面上的中國軍艦,也可以攻擊它們出發的海港。

同時宣布的美國對台軍售項目還包括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射程達300公里。國防部成立的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說,海馬斯火箭可以從台灣打擊中國沿岸,如果部署在澎湖,則可攻擊離海岸線更遠的內陸目標。魚叉飛彈與海馬斯火箭系統都可安裝在軍用卡車上,因此具有高度機動性。

華府智庫國際戰略暨評估中心學者費學禮說,台灣若加強飛彈戰力,將有助於嚇阻解放軍入侵。他建議美國政府考慮出售射程達550公里的新型精準打擊飛彈。美國本身可能會在2023年開始使用這款武器。

費學禮說:「解放軍侵台艦隊主力將在長江口集結,一旦它們往南朝台灣進發,就會進入裝有反艦彈頭的精準打擊飛彈射程。讓習近平知道你可以擊沉他侵台艦隊至少一半的軍艦,他就不會出兵了。」

同時,傳統武器系統在台灣的國防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Bower Group(亞洲)顧問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韓儒伯說:「整體防衛構想是個有用的平台,但不應該視為台灣必須遵循的金科玉律。2020年美國對台出售66架F-16就不符合整體防衛構想,但如果台灣要維持可靠的空防與現代的空軍,這項軍購也還是十分重要。」

唐安竹曾在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台灣與蒙古事務,目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擔任客座資深研究員。他說,隨著老舊的傳統武器系統不斷折舊,台灣應該要讓三軍現代化。

Display model of Taiwan’s Mystic Eye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oto: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他說:「問題在於,在非對稱能力與傳統武器二者之間如何維持平衡。後者在和平時期的嚇阻與提振士氣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說,台灣必須二者兼顧,既要加強非對稱能力,也要讓傳統武器現代化。

武器國造

美國軍售對台灣的安全依然極為重要,但台灣本身也在加強發展本土國防工業。本地媒體引述軍方消息人士在2月報導,台灣希望加速生產好幾種飛彈,包括天弓三型地對空飛彈、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和雷達導引的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

Taiwan’s indigenous T-5 Brave Eagle advanced jet trainer, developed by the 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 takes off. Photo: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此外,台灣的潛艦計畫也有進展,目標在2030年以前製造8艘柴油動力潛水艇,以取代目前4艘老舊的潛艦。去年11月,位在高雄的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前身為中國造船公司)開始建造自製防禦潛艦原型,計劃在2025年以前交給海軍。美國國防廠商為這項計畫提供作戰與聲納系統。

這些潛艇與台灣整體防衛計畫其他非對稱性武器系統有所不同,因為它們造價高昂。自製防禦潛艦在設計階段花費約1億400百萬美元,造艦則估計需要160億美元經費。

台灣取得潛艦之後能否有效嚇阻共軍侵犯仍不清楚。中國海軍規模全球第一,專家說,它不太可能因為少數幾艘潛艦就放棄攻打台灣。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沙爾政策暨政府學院的學者洪茲克與佩楚切利2019年在《外交家》雜誌發表評論說:「任何可以想像得到的侵台劇本,一開始都是針對台灣的部隊進行先制攻擊,而自製防禦潛艦將會是最優先的打擊目標之一。」

但唐安竹說,潛艦可以用來保護台灣的東部。他說:「解放軍不特別擅長反潛作戰。」中國新造的航空母艦等海軍艦艇把台灣東部海域納入巡航範圍。

韓儒伯說,台灣必須確保潛艦國造與其他國防需求的經費之間能保持平衡。他說:「雖然特別預算可以用來支應造艦經費,但它不會延伸成為對整個生命週期的支持,因此台灣需要透過年度預算來解決長期支持潛艦部隊的問題,確保不會排擠其他部隊與能力的經費。」

另一項挑戰是需要多久才能交艦的問題。台灣目前的4艘潛艦當中,只有兩艘可以運作。海軍希望等到接收新的潛艦之後,才讓原本的潛艦除役。

國際戰略暨評估中心學者費學禮建議美國與盟邦介入,幫助台灣如期交艦。他說:「我們是否該鼓勵盟邦出售或出租用過的潛艦,以幫助台灣提升訓練並且早日建立交艦前的戰力?絕對應該。」

提升備戰

好幾位為《Taiwan Business TOPICS》這篇報導接受訪問的消息人士,對台灣軍方為實際衝突所做的準備程度表達關切。安全政策中心的專家紐夏說,台灣三軍的士氣需要提升,而且台灣的募兵制度招不到足夠的兵員。

面對這項挑戰,他敦促台灣把更多精力放在人的身上,而不是武器。他說:「要吸引好的人才,而且要在原本不考慮從軍的更廣大的人才庫當中找人,你就得花錢,讓他們有好的待遇。」

The army conducts live-fire drills during the 36th annual Han Kuang military exercises in 2020. Photo: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他建議台灣專注於軍人的專業發展,不僅是在服役期間,也包括退役之後。一個可能性是推動類似美國軍人權利法案的立法,讓長期服役的國民終身享有福利,包括退役後的教育協助、房屋貸款、醫療與安穩的退休金。

紐夏說,強化後備武力應該列為優先要務。「若有數以萬計受過合理訓練、曾有好的帶領而且有主動精神的公民軍人來補強正規部隊,將使成功登陸的解放軍攻台部隊面臨困難好幾倍的挑戰。」

一位熟悉台灣軍隊的消息人士質疑台灣後備軍人是否有能力擊退入侵的解放軍。由於議題敏感,他要求不要具名。在現行制度下,台灣的後備軍人每兩年要在家附近的軍事基地訓練一次,以維持基本戰鬥技能。

這位消息人士問說:「如果發生重大衝突,這些人是否訓練有素,準備好保衛台灣?他們有些人沒有足夠的輕武器訓練。台灣是否將提供必要的裝備來訓練這些人,並且花時間來訓練他們?」

淡江大學戰略與政軍兵棋推演教授黃介正說,後備軍人面臨官僚瓶頸。他說:「國防部認為所有的後備軍人應受國防部指揮,但動員後備軍人的工作不能只由三軍負責,而應該由軍民合作進行。」

Reservists undergoing marksmanship training. Photo: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黃介正認為,只派曾服完志願役的後備軍人上戰場,後備武力才能優化。其他後備軍人在服役期間只接受16個星期的訓練,退伍後只能扮演醫院、民防體系和其他地方支援的角色。

去年12月,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室主任韓岡明宣布從2022年起,台灣將全面改革後備戰力。為了準備改革,軍方計劃今年7月到9月派一個3人代表團到以色列,考察以色列後備軍人的召集制度、訓練計畫和薪酬。韓岡明說,台灣選擇考察以色列的後備制度,是因為兩國徵兵制度相類似。 全民防衛動員室是負責強化與協調台灣後備武力的單位。

另一方面,黃介正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忙著確保自己順利第3度出任國家主席,而台灣在他的盤算當中是個重要的考量因素。的確,習近平從2012年掌權至少,在兩岸關係上迄無任何突破。他2015年在新加坡與當時的總統馬英九會面,大致上只具有象徵意義。習近平很有可能取得第3個任期,到時指望他讓台灣重回中國懷抱的壓力可能更形升高。黃介正指出,習近平下一個任期將於2027年結束,正好是解放軍成立100週年。

由於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始終不願與台灣妥協,兩岸緊張關係可能惡化。北京持續施壓,要台灣接受跟香港一樣的「一國兩制」模式,但隨著北京在香港施行嚴竣的國安法,香港的一國兩制也逐漸名存實亡。台灣執政的民進黨和在野的國民黨都拒絕接受一國兩制。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者唐安竹說:「目前在香港發生的基本上是紅色恐怖,台灣人民怎能接受?」

既然跟北京的關係幾乎無法突破,台灣必須堅強,因應顛簸的未來。

偉權顧問公司的全球總裁余偉權說,台灣自衛的決心愈堅定,穩定局面可以維持的機會就愈大。他說:「中國必須要確定,如果他們把情勢升高成為戰爭,他們絕對可以成功。如果他們失敗,政治賭注會太高。強大的軍事嚇阻力量可傳達這個訊息:你很有可能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