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月就任時,外界對他主政下的美台關係走向仍存在許多疑問。拜登及其準內閣在選戰期間的確擁護大力支持台灣的政策,不過多數觀察家一致認為,他上任後的頭幾個月將把主要焦點放在迫切的國內議題上,例如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效應、種族不公等。
可以理解的是,台灣部分人士擔心川普政府強化美國與台灣關係的努力是否可能延續下去。川普時期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簡稱台北法)和台灣保證法等立法,以及國務院決定公布雷根總統對台六項保證和取消長久以來對台灣的官方往來限制,無疑讓美台雙邊關係變得更好。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華府對台灣的主流觀點已出現顯而易見的變化。民主與共和兩黨向來支持台灣,但現在的新重點在於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以及美台兩個夥伴共同的經濟與政治價值觀和民主世界觀。
最明顯展現此一政治態度的,就是美國國務院主導的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該項會談去年十一月透過線上虛擬和面對面兩種形式在華府舉行。率領台灣代表團參加EPPD的經濟部次長陳正祺今年一月出席台灣美國商會主辦的一場午餐會報時指出,前述對話平台的建立和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同等重要,因為它代表美國政府、學界和企業之間已達成台灣是可貴夥伴的共識。
但是要將前述共識轉化為實際利益,還需進一步努力。陳正祺表示,多年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大型跨國企業只透過中國業務的視角來看待台灣。企業長期以「大中華區」一詞,將中、港、台統稱為單一總體市場,以此方式管理其亞太區業務,實際上卻是將台灣在區域供應鏈中的重要性貶至最低。這也導致台灣理應獲得的企業關注和資源變少。
有時也可發現政府機構將大中華區視為單一群體。例如美國貿易代表署將台灣和中國、蒙古劃歸同一部門,往往導致台灣事務獲得的關注度降低。陳正祺認為,「大中華區」之類的實體不但不存在,而且鑒於當前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繼續沿用此概念會造成誤導,同時也不切實際。
從產業界角度來看,讓長久以來被排除在重要經濟協定之外的台灣跳脫「大中華區」框架,將使其在爭取加入這些協定時,能獲得更多能見度和影響力,進而強化其與美國的貿易和投資關係。換言之,將台灣視為單一實體,有利於商務。
美國對台政策應以實際情況為依據,而非只當作廣泛中國政策中的一部分――用來指稱台灣的官方或商業用語應精確反映此立場。隨著過去數年的情勢發展讓台灣在美國的印太戰略中獲得全新的重要地位,將台灣視為「大中華區」一部分的時代也已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