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中較量,台灣晶圓廠步步為營

對台灣半導體業者來說,依賴中國的風險空前之高。台積電等領導企業透過投資在美國增加產能,在美中科技戰之際謹慎因應。

中國對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向來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如地心引力一般。中國市場大、鄰近台灣而且成長快速,因此台灣的晶片製造廠在中國大量投資。有些企業,例如積體電路(IC)設計公司聯發科技,把大部分的雞蛋放在中國這個籃子裡,也有些公司則在中國和其他客戶之間維持平衡,例如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台灣積體電路。

後來的發展證明,高度仰賴中國是風險高出許多人原本想像的賭注。美國與中國在地緣政台上的敵對態勢逐漸明顯,台灣的晶片製造廠因而必須以高昂代價建立新的產業鏈。美國視中國大型電信企業華為為國安威脅並加以制裁,這讓台灣的半導體業者失去一個利潤豐厚的收入來源。在美國施加制裁之前,這些企業提供晶片給華為用於規模龐大的基地台與手機業務。

2020年8月頒布的禁令,對華為可能是致命的打擊。它禁止華為使用任何美國的半導體技術,包括用來生產晶片的機器在內。

半官方機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產業分析師申作昊說,這項最新的限制「對台灣的晶片製造廠來說是個令人憂心的發展。他們已深深投入華為的供應鏈」。

事實上,這些企業的曝險程度在美國一開始對華為下達禁令時就已升高,因為華為在那時從美國的供應商改為向台灣的業者採購。起初的禁令只適用於美國的公司。一旦美國禁止華為使用任何美國的IC技術,台灣企業就不能再對華為供貨,因為它們在設計和生產半導體時,使用的是美國的設備。

申作昊說:「這時,台灣必須企業很快擬定策略,緩和失去華為訂單所帶來的衝擊。」

聯發科的策略是加碼在中國的經營。它的做法之一,是遊說美國政府允許繼續對華為供貨。目前不清楚這樣的努力能否收到效果。有媒體報導,即將卸任的川普政府在1月中旬通知華為的供應商說,它將撤消若干出貨給華為的許可,並且駁回另外好十幾件出口許可的申請案件。

同時,聯發科在對小米、Oppo、Vivo和Realme等華為的競爭者增加出貨量。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聯發科受惠於中國和印度智慧型手機的銷售,在2020年第3季成為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晶片供應商,市占率達到31%。小米手機使用聯發科晶片的的比例,比前一年同期成長了3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5G智慧型手機市場。

美國在1月把小米跟其他多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理由是它們與中國軍方有關係。這項新的禁令要求美國投資者必須在2021年11月11日以前,把他們在這些公司的持股脫手。聯發科與小米的其他供應商目前未受影響,因為禁令只適用於投資。

同樣在1月,聯發科推出最新的高級5G處理器。小米和Realme將是最早使用這個晶片組的智慧型手機廠商。小米計畫把這個新的處理器用在它的首款旗艦遊戲手機之上,在今年稍後上市。Oppo和Vivo也計畫加強與聯發科合作。

立積電子是台灣射頻前端晶片器件設計廠商,之前對華為提供Wi-Fi射頻前端模組。它的Wi-Fi 5晶片含有美國技術,因此受到美國禁令的限制。但申作昊說,立積聲稱它的Wi-Fi 6產品未使用美國技術。因此,立積是少數聲稱可以繼續供貨給華為的台灣企業之一。

雖然中美之間發生貿易與科技戰,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說:「中國依然是個重要而且還在成長的市場。」他說,在未來,「中國市場將再發展出更多的數位商機」。

跟隨客戶腳步

在美中科技戰爆發之前,華為是台積電重要的客戶。總部設在新竹的台積電為華為旗下的IC設計公司海思半導體製造晶片,用於華為生產的智慧型手機、5G網路基地台與伺服器。跟聯發科一樣,台積電據說也向美國政府申請繼續向華為出貨的許可。

Photo: CommonWealth

同時,台積電決定為美國的客戶建立新的生產設施,最受矚目的是投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造晶片廠的計畫。這是台灣企業8年來最大手筆的國外投資行動。從2024年開始,這座工廠將利用TSMC先進的5奈米製程大量生產晶片。在5年之內,它預料將製造1,900個全職的就業機會。

台積電的新聞稿說:「這項計畫對生氣蓬勃且具有競爭力的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而言十分關鍵,並具有戰略重要性,可讓美國主要企業能夠在國內生產它們的尖端半導體產品,並且因鄰近世界級的半導體製造廠與生態系統而獲益。」

經濟部投審會12月表示,這項投資是回應川普政府基於國安考量吸引高端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努力。

在台北執業的律師與政治風險分析師方恩格說:「雖然在短期內風險並不高,向台灣採購晶片會出現的真正安全風險,在於會使海空運受阻的封鎖措施或敵意行動。」

由於在美國生產的成本高於台灣,台積電已向美國當局要求補貼。2020年11月,鳳凰城市政府同意提供約2億美元經費,用於開發台積電晶片廠附近的基礎設施。

台積電可能也有資格獲得美國聯邦政府補助。2020年6月,兩黨國會議員提出一項法案,可能提供大約230億美元援助晶片業者。這項立法授權國防部利用依國防生產法規定可以動用的預算,以加強美國國內的晶片產能。

BowerGroupAsia常務董事韓儒伯說,台積電在鳳凰城設廠可讓台灣和美國兩蒙其利。他說,對台灣而言,「這是個策略性的一步,可以讓兩個經濟體在科技界最重要的次產業領域更緊密結合,同時也是商業的一步,讓台積電可以更接近在美國的客戶」。

研究企業Sanford C. Bernstein & Co.估計,台積電這座新廠上線之後,每月約可生產2萬個晶圓,不到台積電屆時產能的2%。據《天下雜誌》報導,台積電最大的主顧蘋果公司每個月需要的晶片數量是3到5倍之多。因此,台積電可能利用鳳凰城的新廠製造具有敏感軍事用途而且是美國希望在國內生產的晶片。

韓儒伯說,鳳凰城的新廠也將幫助美國「恢復發展和培育高端晶片製造業」。他預期亞利桑那州將發展出半導體聚落。當地已經有台積電的設計中心,英特爾在當地也有設廠,韓國三星的樞紐則是在德州的奧斯汀。

據彭博報導,韓國電子大廠三星是全球最大的記憶晶片製造商,可能以100億美元在德州設廠生產先進的3奈米邏輯晶片。這座工廠可讓三星在用於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的高利潤晶片生產方面,更能夠與台積電競爭。

諷刺的是,相較於它在整個公司的生態體系中扮演的角色,台積電鳳凰城新廠受到矚目的程度被過度放大。據經濟部表示,台積電過去5年有97%的資本支出是用在台灣,未來3年也是如此。

方恩格說:「這座晶圓廠相當小,因此很難說是美國在技術或生產方面的勝利。」但如果設廠能帶動亞利桑那或其他州的產業發展,「那就可以是美國真正的勝利」。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說,台積電若要在美國進一步拓展,將需要「建立工程人才的臨界質量,才能達到品質與成本的效率」。

台積電也將需要供應鏈夥伴在附近成立據點。其中的3家最近宣布將隨著台積電前往亞利桑那州發展,它們是石化產品供應商長春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建造工廠的漢唐集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工程業者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蘇孟宗說,台積電投資30億美元在南京成立大規模工廠的經驗,對於在美國設廠的計畫將很有幫助。但美國與台灣之間的文化差異「將會是需要克服的挑戰」。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的產業分析師劉智文說,對台灣其他的IC製造業者而言, 在美國設廠可能並非理想的選擇。他說:「具有先進製程技術的業者才能得到美國政府高額的補助。」如果不能靠補助來抵消在美國成立晶圓廠的成本,「這個構想就不那麼吸引人」。

但台灣企業可以考慮透過併購、收購或合資方式,做為開始在美國生產的替代方案。劉智文說,這個策略可讓分量不如台積電的企業不必投入巨額資本,就能在短期內提升產能,因此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