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台美雙邊貿易協定邁進

近期台、美之間互動更加緊密,關係進展的幅度令人驚喜,這包括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以及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和環境次卿等高官訪問台北。據報導,台灣八月購買66架美製F-16 戰機之後,還有其他大型對美軍購案在進行。

或許,最重要的,是華府要將台灣納入多個國家組成、共同致力於公平互惠貿易實務的「經濟繁榮網路」(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之中。對於各國所推動國際供應鍊重組、確保供應鍊安全的行動,台灣世界級的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必定是極受重視的成員。

最近美國財政部與台灣財政部也宣布了史無前例的合作計畫,要一同為開發中國家基礎建設投資提供經費。

依照合理推論,下一步,應該是台、美之間啟動協商,促成雙邊貿易協定。

台灣、美國彼此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如果能進一步減少關稅及非關稅貿易壁壘,對雙方都有許多好處。之前蔡英文政府宣佈要在2021年解除針對美國牛豬肉品的重要進口限制,已展現出善意。長期以來,此進口限制都是最受矚目的台美貿易議題。

實際上,明年元月新一屆美國總統任期開始之前,台美雙邊貿易協定應該都不會有什麼實質進展。不過,既然美國政壇兩大黨都支持台灣,也都樂見台美貿易維持穩定、安全,無論未來由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主政,美國政府的立場,應該都不會有太大變動。包含共和、民主兩黨黨籍的五十位聯邦參議員,也曾聯名致函美國貿易代表署,呼籲儘快與台灣就雙邊貿易協定展開討論。

部份美國評論者指出,積極謀求台美雙邊貿易協定,恐怕不利於美國推進和中國後續的貿易談判,而中國無疑是規模更大的市場。但是,從另一角度觀之,與台灣進行貿易協商,其實也有助於美方和北京談判時不受掣肘。

在勞動、環境事務等常起紛爭的領域,台灣制度規範大致合宜,是個相對開放的經濟體。在經濟發展上,台灣也極其仰賴國際貿易。因此,台灣應該樂於參與涵蓋面向較廣、位階較高的雙邊貿易協定,台美雙邊協定也能成為其他雙邊協定的新「黃金標準」,在智慧財產權、爭議調解機制等談判主題上,納入形諸明文的堅定立場。這樣的雙邊協定,亦可作為樣板,向北京傳達美國一心尋求的理想雙邊貿易模式。

台灣內部對此議題的政治化爭議,可能是台美雙邊貿易協定往前推進的更大阻礙。開放食品添加物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殘留量未超標的美國豬肉進入台灣市場,影響最鉅。考量到強化台美關係對台灣繁榮安定的重要意義,再加上已有受到認可的科學證據顯示,食用萊克多巴胺含量稀少的肉品並無安全顧慮,台北市美國商會深切期盼台美雙邊貿易協定相關談判,能排除政治阻礙,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