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新藥預算

台北美國商會製藥委員會提出建言

年復一年,在台灣營運的大型藥廠,都極其關注他們的新藥能否引進台灣市場,以及藥品的新適應症能否獲得批准(意指現有藥品的新適用病症)。

台灣採行單一支付者全民醫療體制,新藥引進與否的關鍵,在於衛生福利部健保署有無充足預算將新增藥費支出,納入醫療院所健保給付。健保署很瞭解收載新藥有利台灣病患接受最新、最有效的治療,特別為新藥/新適應症安排了獨立的預算。然而,無可迴避的問題是,此預算的規模(今年超過台幣二十億元),是否足夠納入所有準備在台灣上市、值得引進的藥品。

今年四月中,台北市美國商會製藥委員會的代表,曾與國家發展委員會、衛福部的官員開會,主要討論議題之一,就是健保新藥、新適應症相關預算該如何決定。製藥委員會代表還與政府官員們分享了預計六月十日出版的《2020年台灣白皮書》製藥業議題,建議健保預算決策可採用前瞻預估式的作法。

以往,來年預算的編列,主要是依據前幾年的支出金額與成長率。商會製藥委員會籲請健保署更加放眼未來,將藥廠所提供、經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查核過的未來五年財務預測也納入考量。 製藥委員會同時呼籲台灣政府,長遠看來,施政利民之道,不宜單單聚焦在成本控管,也該力求價值創造,與全球醫療照護的標準接軌,確保臨床上未被滿足的病人需求獲得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