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發展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有兩個產業的機會特別大。
台灣要在區域內扮演重要角色,最好的機會可能在於快速發展的離岸風電能力,以及做為高科技研發中心早已奠定的良好根基。
台灣對於風力發電的期待甚深,特別是離岸風電設施,而且目標不僅止於產生足夠電力,使再生能源能夠取代核能發電。台灣的願景是要打造堅強的支援產業,從製造必要的風力發電機組件、塔架、水下電纜到海岸工程與打造水下基樁,以及用來在離岸數哩的海上安裝發電機的特殊船隻。
有了這樣的基礎,台灣可以成為區域內快速發展的風電產業的領導者。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離岸風電目前僅占全球發電量的0.3%,但專家說,風力發電量在未來20年可望成長15倍,商機高達一兆美元。
相關技術在北歐已相當發達,這個領域的跨國企業在搶進亞洲市場,而業界認為此刻到台灣是對的選擇。
歐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施西龍說:「在離岸風電領域,台灣是全球吸引力第二大的市場,僅次於歐盟,但勝過南韓與日本。」歐風能源為風電開發業者提供諮詢服務。
施西龍說,首先台灣有許多適合風力發電的地方。台灣海峽有點像是天然的風力隧道,在全球前20個最佳離岸風場當中,有好幾個就位在台灣海峽。第二個原因是目前的民進黨政府以2025年廢止核電為目標,在大力推動風力發電。
依照政府計畫,2025年再生能源在台灣能源配比所占比例,將從台灣電力公司《2019年永續報告書》中的1.9%增加到20%。規劃中的5.7GW風電裝置發電量預料將帶來新台幣1兆元(317億美元)的投資,並創造20,000個工作機會。這個宏偉的計畫,因為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數據,風力在台灣2018年的能源配比僅占0.3%。
政府對風電開發商提供很具吸引力的20年電力回購協議,躉購價格高於歐洲水準。因此,歐洲頂尖的風電開發公司陸續來台成立據點,包括丹麥的沃旭能源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以及德國的達德能源集團,此外還有許多家外國供應商,其中光是英國企業就有18家。
施西龍說,多家企業在台灣培育外國人才,這表示台灣已經成為風電產業的重鎮。這些人才在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獲取經驗之後,可能被企業派到亞洲其他地方,例如日本和南韓。
11月初,台灣第一個商用離岸風場「海洋風電」在中北部的苗栗外海啟動。這項在2013年展開的計畫每年可生產足供12萬8,000戶使用的電力,相當於苗栗6成以上的家庭。「海洋風電」是丹麥沃旭、日本JERA公司、澳洲麥格里集團以及台灣上緯國際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資事業。
「海能風電」預料將在2021年開始商轉,每年將可供電給38萬戶家庭,大規模的海鼎風電仍在計畫階段。
政府也在推廣風場計畫,把它當成是銀行業新的商機,構想是鼓勵具有離岸風電相關經驗的跨國銀行把專業知識帶進台灣,與本地的金融機構合作。「海洋風電」背後的財團由4家本地銀行與7家跨國銀行組成,丹麥國家出口信貸署EKF負責擔保。
沃旭在去年的新聞稿中說:「這讓本地金融業可以為台灣未來大規模離岸風電計畫預做投資的準備。」
沃旭最近一項相關行動,是透過發行綠色債券(專門用於友善環境計畫的債券)募得新台幣120億元,用來投資於彰化縣的離岸風電計畫。這些債券將在台灣的櫃買中心交易。這是首次有外國公司在台灣發行綠色債券,將有利於台灣發展綠色金融。
台灣如今很明顯可被視為亞洲新興的風電重鎮,但這個地位可否長期維持,存在著隱憂。風電開發商一般支持鼓勵使用本地設備與雇用本地人才的政策,但他們擔心政府可能在太短的時間內要求太多,而這不利於產業的發展。
施西龍指出,台灣想要讓本地風電產業從無到有,但目前並無供應鏈可提供支持。由於較高的成本會打擊競爭力,「開發商對於風場設備的自製率被要求達到100%感到挫折,這樣的要求不切實際」。
施西龍說,在台灣發展風力發電的這個階段,從已經具有風電產業基礎的國家進口材料與設備往往比較便宜。他說:「必須找出方法實現政府的願景,但不致於不顧成本。」
政府的願景是要在國內打造穩固的風電基礎,讓台灣能夠在亞太地區未來風電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扮演領導角色。施西龍對於台灣實現目標的可能性感到樂觀,他指出,外國企業難以打入中國的供應鏈,日本的進展則面臨兩個障礙,一是法規架構不足,二是日本漁民強烈反對。
其他主管強調,台灣在未來數十年做為風電重鎮的發展性,主要要看政府對可能參與這個產業的外國公司傳達的訊息有多堅定。他們說,台灣目前享有「先行者」的優勢,但外商在大舉投資建立本地供應鏈之前,他們對於政府在2025年以後的風電發展計畫需要有更多資訊。
他們要問的問題包括未來計畫的規模與性質、執照如何核發,以及費率是否依躉購原則來訂定,也就是基本上由政府提供補貼,或是依拍賣決定。
蔡英文總統似乎知道相關的挑戰。她在海洋風電風場完工啟動儀式上說:「雖然台灣在綠能的競賽中仍是先驅,但其他亞洲國家在急起直追,因此我們的綠能發展計畫不能在2025年就停止。我們要達成綠能目標,然後訂定更高的目標,讓國內外廠商有信心在台灣長期投資。」
區域研發中心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說,台灣「也具有成為亞太研發中心的良好潛力」。這位經濟學者指出,在過去幾年,好幾家美國科技大廠選擇在台灣成立先進的研究中心。
例如微軟和亞馬遜網路服務部門在台成立物聯網研發中心,此外,微軟、Google和IBM也在台灣進行人工智慧的研究。
分析家說,這些公司認為台灣具有吸引力,因為營運成本比日本或南韓等地低廉,相較於跟中國,台灣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也比較週全。台灣另一項優勢在於半導體產業健全,而許多研發中的應用需要特殊的晶片。
跟國際水準比較,台灣的工程人才薪資也相對較低,而且他們具有可以輕易適應新科技的技能。
王健全指出,美中貿易戰強化了台灣做為研發中心的潛力。在中國大陸設廠生產電子零組件、電腦和其他高科技產品的台商急欲設法避免調高的銷美關稅,許多因而增加在台灣的投資,例如英業達已將銷美筆電的生產線從中國移轉到台灣。
有些台商只將較精密的技術帶回台灣,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陳美伶說,有些案例是整個供應鏈都移回台灣(但台商往往會在中國保留某種形式的據點)。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周雨田說:「供應鏈整合得更好,應該可以吸引更多外商來台投資。」
經濟部說,在政府提供的誘因激勵之下,到目前有154家回台企業計畫在台灣投資共新台幣6,977億元(接近230億美元)。由於有了這些投資,據台灣經濟研究院預估,台灣2020年GDP成長可達2.45%,高於區域內的競爭對手香港、南韓與新加坡。
國發會指出,台灣今年1到8月對美出口比去年同期成長達18.7%,主要出口項目是在如果中國生產會遭到美國課以高關稅的產品。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年底前可能達成初步貿易協定,但台商回流的趨勢不太可能扭轉,因為美國對中國經濟政策的不滿似乎是根深柢固,難以在短期之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