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陸客萎縮 衝擊知多少?

Night markets such as Taipei's Shilin Night Market are among the most popular attractions for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tourists.

北京以觀光為武器的最新行動,足以說明依賴反覆無常的中國市場具有風險。

北京決定嚴加限縮中國遊客赴台流量後,台灣餐旅業今年可能陷入萎縮,一反多年來入境觀光客穩定成長的局面。

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陸客為台灣帶來可觀的利益。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之前,台灣對其他國家而言是一個沒沒無聞的旅遊地點,但對日本人除外――由於曾殖民統治台灣長達五十年(1895到1945年),他們覺得和這處島嶼有特殊關聯。

陸客的湧入為台灣揭開旅館興建熱潮的序幕,讓這座寶島對所有遊客更具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台灣的觀光潛力就此甦醒。和台灣人擁有共同語言和文化傳統的陸客只是開端;近年來,入境台灣的南韓、香港、東南亞、印度和美國旅客大幅成長。

由於人數眾多,陸客在台灣觀光市場的占比仍然最高――2018年達到270萬人次,占所有入境遊客的24%以上。這具有重大風險,因為北京往往會利用觀光政策滿足政治目的。北京7月31日突然以「當前兩岸關係」為由,禁止人民赴台自由行。

此禁令讓陸客自由行市場長達8年的開放狀態瞬時豬羊變色。赴台團客在限縮配額的前提下繼續開放,但有可能在台灣一月總統大選前喊停。

台灣總統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惹惱中國。在「九二共識」這個模糊的口頭表述中,北京和台北承認,台灣和中國大陸都屬於一個實體,即「一個中國」。蔡英文的前任馬英九接受以「九二共識」作為深化兩岸交流的前提,不過保留台灣自行詮釋一個中國定義的權利。

失去陸客市場會重創台灣餐旅產業。不動產諮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估算,到今年底,來台陸客可能會銳減53萬人次,台灣觀光收入將較2018年驟減200億台幣(約6.32億美元);在最壞情況下,來台陸客可能會減少64萬人次,較去年大砍51%。

根據世邦魏理仕分析,旅館住房率可能降至創10年低點的59%,較去年同期下滑6個百分點。自從陸客開始大量來訪,台灣的旅館入住率很少低於60%。

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總經理祖睿德表示,旅館經營者「開始感受到衝擊」。陸客約占該飯店生意的15%。祖睿德指出:「隨著(陸客的)旅遊簽注到期,卻無法辦理加簽,衝擊會變得更明顯。」

祖睿德預測,陸客自由行禁令引發的連鎖衝擊,將影響會展(即一般會議、獎勵旅遊、大型會議和展覽)市場――即使北京仍未禁止人民持商務簽來台。他表示:「我們已接獲一些取消通知。在中國政府不鼓勵赴台旅遊之際,企業集團會面臨形象問題。」

許多組織在大中華區(含台灣與香港)的業務活動,中國員工無可避免會占一大部分,因此只要陸客赴台禁令存在,台灣就很難主辦有區域性成員參加的會展活動。隨著香港陷入政治動盪,上海和北京將贏得更多這類生意。

台北W飯店總經理唐皓維表示,他預測,陸客限縮會對W飯店2020年農曆春節期間的生意造成不利影響。他說:「對我們來說,這是很大的衝擊――中國是重要的市場,通常可確保我們整個假期都客滿。」陸客占W飯店整體生意的20%。

唐皓維指出,北京下達自由行禁令,正值陸客赴台觀光持續強勁成長之際。今年上半年,來台的中國散客(「自由行陸客」的業界術語)成長24%,達到63萬人次。

總部位於台北的真程旅行社創辦人林文攀表示,來台陸客下滑的影響,台北會感受最深刻。他估計,70%的中國散客都在台北活動。

此外,世邦魏理仕台灣分公司研究部主管李嘉玶表示,中國散客往往喜歡入住的三星和四星級旅館將受創最深,乃是意料中之事。她表示,五星級飯店的重要市場領域較為均衡分散。

政治算計

陸客赴台旅遊突喊卡,出乎產業觀察家意料之外,因為沒有任何單一事件扮演催化角色。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個月,中國執政的共產黨反而是下令禁止旅遊團赴台,不讓人民親睹台灣的民主過程,同時還不忘提醒台灣人,北京可隨意擋下台灣大賺陸客觀光財的機會。

儘管如此,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仍擊敗被認為對北京較友好的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

對中國來說,這次的風險更甚於上次。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70週年紀念日。自紀念建政60週年以來的這10年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軍事和科技實力也不斷提升。

不過中國的崛起動能在2019年趨緩。中國和美國爆發貿易戰,加上長期推動「去槓桿化運動」,導致官方宣布的1到3月經濟成長率只有6.2%,創27年來的新低。

對中國來說,雪上加霜的是香港爆發政治動盪。在香港民眾對北京所欽點歷任特首長年不善執政的不滿情緒推升下,自6月以來,街頭暴力示威席捲這個半自治特區。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兩岸關係幾乎遍地荊棘。北京試圖施壓蔡英文政府,卻毫無所獲。台灣制憲基金會的民調顯示,民眾對蔡英文的施政滿意度在8月達到將近44%,反觀5月時約僅34%。

不過真程旅行社的林文攀表示:「藉由禁止散客赴台,中國可以展示其影響台灣經濟的能力,向蔡英文政府施壓。不過這些措施影響的主要是餐旅產業,因此損失不至於太嚴重。」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召集人李奇嶽表示:「大陸的做法會激怒台灣人民――這不是贏得支持的方式。」

北京最近展現一些彈性,解除中國散客禁赴澎湖、馬祖和金門等台灣離島旅遊的命令。前往澎湖或馬祖的大陸遊客少之又少,金門卻重度倚賴陸客觀光。李奇嶽指出,中國遊客持續下滑可能會摧毀金門的經濟,北京將此事列入考量,做出解禁決策。

他說:「大陸不想以這種方式傷害金門,尤其是金門地方政府一向對北京友好。」

李奇嶽表示,陸客旅遊禁令還有一項技術性漏洞,就是中國發給人民赴金門、馬祖和澎湖旅遊的簽注,和赴台簽注並不相同。赴台旅遊簽注仍未解禁。

培養韌性

短期內,台灣無法輕易抵銷陸客減少的衝擊。吸引國際遊客來台,須投入時間和金錢進行推廣。台灣多年來早已對大陸以外的最大觀光客源市場,包括日本、南韓、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美國在內,實施免簽證措施。

台灣吸引國際觀光客可採取的一個選項,就是對來自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和印度的所有遊客實施永久免簽證。從長遠來看,這肯定能提高來自這些人口眾多、相對接近台灣,且重要性越來越高的經濟夥伴國家的入境旅客。不過目前這些國家並不富裕,能負擔國際旅遊的人民數量相當有限。

真程旅行社的林文攀表示,台灣政府早已鎖定東南亞作為提振觀光業的目標,因為僑居該區域的華裔人口龐大,和台灣有明顯的文化和語言連結。真程旅行社致力經營海外說英語華人的市場,包括前述東協國家在內。

台灣吸引國際遊客的前述策略,有一部分是鼓勵更多郵輪停靠台灣港口(欲瞭解進一步詳情,請見本節相關報導)。

另一個選項是擴大國內觀光。為此,交通部觀光局8月公布秋冬旅遊補助計畫,預料可為觀光業創造近260億台幣的營收。該計畫規定,自由行旅客可獲得每房1,000台幣的住宿補助,每人限領一次,但僅適用於週日至週五入住。前往離島旅遊的自由行民眾可獲得兩次補助,且一週七天皆適用。

觀光局還針對自由行兒童旅客推出遊樂業入園優惠,每人補助350元,僅限一次。補助和門票之間的差額由業者吸收,讓兒童可以免費入園。

政府另針對團體旅遊提供補助。根據該計畫,旅遊團若前往政府推薦的特定小鎮,每人每日可獲得500台幣補助,不過在多數情況下,每團補助總額最高3萬台幣。若旅遊團由60歲或以上的遊客組成、入住星級旅館,或前往政府公告的休閒農場或觀光工廠旅遊,每團最高補助總額提高至5萬元。前往離島的旅遊團可獲得最高7萬台幣補助。

前述補助計畫肯定能讓地方觀光業受益,但還是需要長期對策,以減輕台灣對反覆無常的中國市場的重度倚賴。

觀光局局長周永暉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台灣「歡迎中國觀光客」,但也正推動觀光客源市場多元化。他指出,台灣最近已在俄羅斯、澳洲、越南、泰國、印尼、紐西蘭和印度開設新的旅遊資訊服務中心。另外觀光局也在南韓釜山和英國倫敦新設正式辦事處。

周永暉指出,來台的日本和南韓觀光客最近有所成長。8月入境的日本遊客增加10%,達到破紀錄的20萬人次;南韓來台旅客則成長30%。

旅館經營業者敦促政府,應和業界更密切合作。香格里拉飯店的祖睿德表示,觀光局和旅館業者的觀光推廣目前各自為政。他建議成立一個委員會,成員涵蓋來自政府和餐旅業的代表。

他說,「必須找出疊床架屋的地方」;「我們應先把台灣包裝成旅遊勝地推銷」,而非將推廣重點放在特定設施或計畫上。

至於中國散客赴台禁令,分析家表示,北京可能會在一月總統大選後解除禁令,但不太可能提早。世邦魏理仕的李嘉玶表示,在這段期間,台灣餐旅業對陸客市場的波動性已越來越習慣。

她說,「台灣人變得更有韌性」,和中國做生意時,「他們開始領悟到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經濟學家表示,整體而言,陸客限縮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應在可應付範圍內。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估算,中國散客赴台禁令將造成台灣觀光產業損失約350億台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可能造成台灣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蒸發0.2%,估計相當於1.73兆台幣。邱達生表示:「鑒於美中貿易爭端讓台灣今年的固定資本形成出現極為強勁的成長,這的確不是非常重大(的損失)。」

W飯店的唐皓維認為,中國執行陸客赴台禁令的作法,其實對台灣有好的一面。他說:「起碼他們給我們一個提醒,時間點就在我們規劃明年預算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