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加州的AMGEN安進,在成長快速的新興生物科技領域,卓然有成,維持領先。1980年創立的安進,去年的營收突破237億美元,位居《財星》雜誌500大美國企業第123名,並躋身全球前十大藥廠之列。
2015年底,AMGEN安進在台正式成立子公司,目標為台灣患者帶來更多創新治療藥物,此舉也象徵AMGEN安進積極把業務範圍擴及至全球醫療保健發展之區域。
AMGEN安進總經理李宜真表示:「台灣市場規模並非最大,卻非常重要。台灣擁有完整的全民健保體系,相互合作機會多元,例如透過運用大數據技術,探索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新治療解決方案。」
AMGEN安進,是生物科技的領航者,擅長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活性生物細胞研發生產生物製劑,對抗嚴重疾病的藥物。
李宜真指出:「相較於分子結構比較單純的傳統化學藥品,生物製劑的技術門檻高了許多。不僅是產品研發的階段,生產製造階段也是如此。製造及提供產品至患者過程中,管控產品品質,達成穩定性、永續性的標準,都是艱難挑戰。」
由於AMGEN安進在生物科技領域的專業實力備受肯定,2009年美國政府鼓勵AMGEN安進將部份公司資源投入研發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s)。生物相似藥的開發目的,是為了製造與參考藥品在安全性和療效上無臨床差異的生物製劑。去年,AMGEN安進研發的第一個生物相似藥已在歐洲上市。今年三月,治療多項免疫相關疾病的的生物相似藥也在台取得上市許可。
李宜真說:「對AMGEN安進而言,生物相似藥不僅只是為公司帶來營收。放眼全球許多國家,有許多患者無力負擔生物製劑治療。我們對生物相似藥賦予更大的意義和價值,期許用來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生物相似藥提供患者更容易負擔的治療選擇,同時能確保高品質與穩定供應,對患者、醫師與藥費支付單位,皆有助益。」
近年來,AMGEN安進聚焦在高齡化社會的健康議題,對於人口急速老化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意義尤其重大。其中,骨質疏鬆是危及高齡人口健康的一項重大議題,骨質衰弱將使長輩更容易跌倒,甚至因此骨折。
李宜真強調:「骨質疏鬆,比一般人所認知的還要嚴重。一旦患者因此失去自主行動能力,生活品質將大幅惡化。而照護者必須擔負的社會成本更是高昂。」
為提升國人對骨質疏鬆的認知和重視,AMGEN安進與國內數個疾病醫學會以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合作推動骨質疏鬆疾病防治,透過問卷等工具幫助民眾自我檢測。
AMGEN安進持續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和醫療機構合作,針對骨質疏鬆的診斷和治療,建立一個全方位的骨鬆防治網絡。這個計畫,也落實了AMGEN安進極力推廣「Predict & Prevent預測與預防」這個前瞻性的醫療理念。如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已經使罹病高風險族群的辨識和疾病的及早介入容易許多。
談到企業文化,李宜真認為,AMGEN安進擁有與傳統製藥公司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並全力支持創新。她提到,AMGEN安進推動一個「以價值為基礎的夥伴關係」(Value-based Partnership)計畫,其中一項運作方式,就像公司內部的天使基金。AMGEN安進同仁可以獨立,或者與公司外部關係人合作,向來自全球各國的評審團提出大膽創新的專案計畫。獲勝的提案團隊,會有公司總部資金支持,以利專案推動。
今年,由AMGEN安進同仁發起的一個專案計畫,獲得總部青睞,榮獲全球前三名的殊榮。計畫內容針對台灣主要縣市城鄉的所有高齡人口,進行骨密度篩檢,提升骨質疏鬆防治。這項計畫將從中部縣市試辦開始未來也將推廣至其他縣市,甚至是其他國家,為高齡化社會下不可忽視的骨鬆防治議題盡一份心力。
「或許是因為創立於加州,AMGEN安進比大部份的公司更具有創業家精神,充滿屬於新創公司的DNA。我們的眼光更開闊長遠,勇於承擔風險。」李宜真說。
AMGEN安進正邁向企業成長的嶄新階段,期盼網羅各方優秀人才,同時打造健全制度,帶領人才持續向上發展。李宜真最後也表示:「AMGEN安進邀請樂於接受挑戰、學習力強的創新型人才加入,一起幫助AMGEN安進成功站穩台灣,為照護患者的使命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