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福集團深根臺灣

Edward Rehfeldt father and son in the 1970s.

在1964年亞洲的秋天,美籍商人李福爾(Edward J. Rehfeldt Jr)應友人的邀請,決定在台北短暫停留。在此次行程結束前,他已經決定在這座島嶼上設立最早由外商投資的電子零組件製造廠之一。

在那之後的半個多世紀,經歷了臺灣經濟發展的幾個階段,當初的第一家公司已經發展成為現今的瑞福集團。創辦人的兒子李華得 Edward J. Rehfeldt III (Eddie) 擔任董事長,其孫子李仕凡Christopher Rehfeldt (Chris)擔任總經理,Eddie的弟弟Michael任職副總經理。Chris以及Michael都在台灣出生。

集團包含永新企業 (Air Associates)以及來福貿易(Lai Fu Trading Co.),業務範疇包含了航空貨運公司代理、國防系統和資訊安全等新科技。

當李福爾先生首次到台灣旅行時,他在臺灣當時尚未成熟的電子產業上,擁有扎實的基礎,即使其產業亦處於起伏不定的背景下。他習慣艱辛及挑戰,Eddie說到 ”父親是經濟大恐慌時期的孩子,他在14歲時不得不退學,因為他是家中唯一能夠找到工作的人”。

在芝加哥的第一家電子公司任職後,這位年輕人成為在宣傳、行銷以及業務上的能手。36歲時創辦了自己的電子製造業公司,正是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前,他和合作夥伴開始為雷達和通訊系統製造電子零組件; 然而在1948年時,事情有所改變。他將公司出售給合作夥伴後,在科羅拉多州的杜蘭戈(Durango, Colorado)買了一座金礦,並將他的家庭搬到了西部。他們在科羅拉多州歷史上最嚴重的暴風雪中倖存下來,然而 ”當父親發現挖掘黃金的成本,遠遠高於出售價格時,他放棄了。” Eddie說道。

下一站到了加州的北架斐(Bakersfield, California),李福爾在那獲得一間名為”Mission Orange”無酒精飲料公司的專營權。“在父親試著與可口可樂公司競爭幾年後,我們遇到了1952年的北架斐地震,造成了裝瓶廠嚴重受損。” Eddie回憶起當時。

“他沒有選擇繼續和可口可樂競爭下去,而是決定回到電子產業。他帶著一本有著芝加哥工廠過去照片的相本,到了休斯飛機公司(Hughes Aircraft) ,說到‘這是我在北架斐的工廠’那天他帶著價值25萬美元的訂單走出了公司,對當時來說,在製造變壓器和磁性放大器上這是十分可觀的一筆金額。

事實上,李福爾全部所擁有的就只有一座損壞的裝瓶工廠。他致電給在芝加哥的電子設備業老友,並提供必要的機械設備空運到加州。接下來,他提供前同事一個放棄明尼蘇達寒冬的機會,招募了到了一位總工程師,並在同一時間投入營運,設法準時交貨給休斯飛機公司。

在1960前初期,一位在加州住友商事 (Sumitomo)負責銷售的臺灣年輕人林新一(Lin, Shin-i)到了該工廠工作。當林提到他渴望可以回臺灣探親時,瑞福幫他買了一張來回機票“父親就是這樣的人” Eddie說。

他的父親再多次往返拉斯維加斯後,有了許多負債,為了還清債務,李福爾最終不得不合併公司。在1964年當時,日本電子公司開始進入美國市場。為了成為日本製造商的進口代理,李福爾前往了日本,卻發現日本大型貿易公司已經鎖定了市場。

李福爾並沒有立刻回到美國,而是接受當時人在臺北林新一的訪臺邀請。這位美國商人對於他在這座島嶼上所發現的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穩定的社會、一群年輕且受過教育的人口、每年畢業的工程師比找到工作的多,以及新頒布鼓勵外商投資的法規。“父親環顧四周後,對自己說這個地方真的要起飛了”Eddie說。

巧合的是,林新一的父親林永樑(Y.L.Lin)正是負責推廣新投資法規的政府官員。

李福爾成立了“台美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USICO)”,是第二家取得臺灣外資執照的外商,比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 晚了一週。

Where it all started: the first TUSICO plant.

“當父親來電告訴我說‘我打算在臺灣設廠’時,我正在芝加哥工作“Eddie記得”我說‘那是哪裡?’他回答 ‘福爾摩沙’” 。這讓我想起曾經寫過一篇學校論文,是有關在金門與馬祖戰爭時期的福爾摩沙。

幾個月後Eddie坐上飛機,前往協助這間新創公司。“為了省下相關的法律費用,他以及父親親自走訪了‘全部39個政府機關’取得開始營運的許可”他說。

李福爾再次運用了他與電子產業的關係,說服了一位發明微型助聽器和擁有樓氏電子(Knowles Electronics)的老友投資台美工業,並讓其微型助聽器線圈在此生產。其他業務隨之而來,包含IBM的繼電器和核心記憶組件,早期電子計算機零組件,以及RCA的積體電路零組件。

但隨後出現了另一個挑戰:如何在沒有定期空運服務的情況下,快速的將產品運送到美國。飛虎航空(Flying Tiger)為美國國防部運送軍用物資到越南,但這些飛機是空機回程。瑞福集團在取得飛虎航空代理權後,規劃將回程班機裝滿。事情進行十分順利,兒子Eddie說服通用儀器採用每週兩趟往返的包機-將生產材料由美國運到臺灣,再將成品運回。"由於飛虎航空有幾架飛機轉成客機,我們也開始提供包機幫助臺灣學生抵達美國"Eddie說"因此在工廠成立一年後,我們也參與了航空業務"。我每天的工作是早上到機場監督飛機的裝載,然後前往工廠監督生產。

First jumbo jet flight to Kaohsiung Charter for Tai Power 1973

李福爾與通用儀器運用他們在相關產業的關係,說服許多其他美國電子公司來臺灣開展業務。Eddie說“他覺得越多的企業進來越好”,這些運作亦成為了跳板,讓臺灣後來能在科技產品上成為全球的參與者。

1978年航空貨運業務擴增,當時集團旗下的永新企業與位於盧森堡的小型航空公司盧森堡航空Cargolux合作,該航空公司當時有飛往香港的包機。在瑞福集團的幫助下,盧森堡航空取得在臺灣的航權,這也是第一條定期航線。就在近期,盧森堡航空慶祝了與瑞福集團永新企業在臺合作40年。

接著,瑞福集團扮演了媒人的角色,讓盧森堡航空與中華航空合作營運,讓臺灣航空公司能在歐洲獲得首次登陸權,並以盧森堡為中心建立貨運業務。

在1970年代,李福爾的哥哥查理(Charlie)加入了瑞福集團,他們接洽了增你智(Zenith)公司,為了獲得引進臺灣的第一台彩色電視的權利。RCA公司聽到了風聲,利用提供RCA國防業務的代理作為誘因,說服了李福爾進口了RCA的電視。直到增加關稅扼殺市場前,瑞福集團的貿易公司在銷售RCA電視做了一大筆生意,另外還有Amana冰箱、Sears洗衣機和烘衣機。

Charlie Rehfeldt with posters of the American appliances the group was importing.

然而就長期看來,進入國防領域更為重要。除了RCA外,該集團幾十年來一直與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Martin)、Tompson CSF、FMC和奇異(General Electric)等多個主要的跨國軍事裝備供應商,以及出售客貨機給中華航空(CAL)和長榮航空(EVA)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McDonnell-Douglas)合作。另外還幫助了加拿大龐巴迪(Bombardier)贏得臺灣航空公司的飛機訂單,以及臺北捷運內湖線的軌道車輛合約。

Eddie格外自豪的介紹集團在協助臺灣1980年代發展自製防禦戰鬥機的角色,安排了通用動力提供200名工程師協助,以及為期14年的努力促成美國政府在1992年決定出售F-16戰鬥機給臺灣。

目前在李仕凡先生(Chris Rehfeldt)的領導下,集團致力於為臺灣引進世界上最好的資訊安全科技,並將此科技應用於軍事和商業上; 集團與位於該領域領導地位的美國軟體公司-火眼(FireEye),以及數個以色列供應商合作,其中包含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Deep Instinct。臺灣主要的銀行、航空公司和壽險公司都是集團的客戶。

“臺灣是世界上被駭客攻擊最多的地方之一,事實上臺灣是中國駭客攻擊美國前的測試平台”Eddie說 “我們所希望做的事就是能夠幫助臺灣以各種可能的方式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