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時刻承擔領導重任

台北市美國商會1979年也和台灣政府密切合作,以保護(或改造)重要的美國僑社機構。

美國1978年底決定和台灣斷絕外交關係,台北各美僑機構突然面臨能否繼續運作的威脅。這些實體過去在台灣的法律地位都和美國派軍駐台有關;隨著《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終止,美軍1979年將會陸續撤離台灣。

由於和美國國防部簽有教育美軍眷屬的合約,台北美國學校受美台「駐軍地位協定」保障。不過一旦美軍撤離,台灣教育部未必願意允許由外國家長組成董事會經營的學校繼續開設。

當時台灣唯一的英語廣播電台是美國軍方的美軍廣播網台灣分台(AFNT)。在網際網路誕生前的時代,該電台能播送颱風和地震相關緊急事故消息,被視為是至關重要的功能。

美僑協會所在地屬於台灣軍方資產。此外,從童軍、女童軍到小聯盟棒球等所有針對美國僑界的年輕人相關活動計畫,也大多打著美軍名義。這一切都需要籌謀替代安排,而且相當急迫。

溫嘉書和羅伯.派克是當時台北市美國商會的兩位領袖。他們共同為本刊撰文時回憶道:「美國大使館已撤館,但美國在台協會(AIT)尚未創立。本商會挺身而出,成為美國僑界的新領導者。」

因此,美國商會在動員敦促美國國會頒布後來成為《台灣關係法》的強硬法律的同時,也承擔確保為美國僑界服務的組織能存續並繁榮的挑戰。

派克是當年美國商會現任會長,溫嘉書則是前會長,兩人獲得商會企業會員的鼎力支持。

派克最近訪問台北時表示:「最棒的是所有人團結一致,詢問如何才能幫上忙。當時花旗銀行在台負責人普萊斯尤其大力支持,指派麾下每位高階主管分別參與本商會各委員會。」

台北市美國商會請求拜會時任台灣行政院長孫運璿,後者過去擔任經濟部長期間就已熟識這些外商領袖。美國商會提出希望台灣政府採取行動的一系列請求:

  • 賦予台北美國學校新的法律地位,規定其關聯機構為即將設立的美國在台協會,而非美國軍方。
  • 將曾作為美軍宿舍的天母社區土地移交給台北美國學校,讓後者搬離經常淹水的士林區校園。
  • 允許美國商會籌辦新的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ICRT),接手美軍廣播網台灣分台的英語廣播職責。
  • 授權創立台北國際社區青年育樂活動中心基金會(TYPA),為外籍青少年提供課後活動服務。
  • 允許現址擁擠不堪的美僑協會遷往美軍非軍官俱樂部舊址的較大場地。

不到兩週,行政院長辦公室就對每項請求做出正面回應。

由於攸關《台灣關係法》與美僑團體的事務非常多,派克幾乎長達數月都抽不出空,為一家美商企業台北分公司客戶提供法律服務。他的事務所合夥人善體人意,從美國派遣一位律師來台,幫他度過這段過渡期。

派克認為,讓美國商會會員隨時掌握和美台當局商討過程的每項新進展,其實相當重要。當年還沒有方便的電子郵件,連傳真也沒有,他只好每隔兩、三天發一封信給會員。

和僑界有關的議題中,挑戰最艱巨的就是籌辦ICRT,因為台灣法律並沒有針對外語廣播電台的規定。

派克回憶說:「不過蔣經國總統熱烈支持此構想,認為這是強調台灣和美國仍延續關係的好辦法。他下令,美軍廣播網台灣分台停播後,新電台立刻接著開播,不得有任何一分鐘空檔。我們遭遇許多官僚主義障礙,但每次我們都會提醒相關人士,蔣總統支持這項計畫。難道他們想成為搞砸事情的人嗎?」

派克指出,ICRT創辦計畫是唯一讓美國商會董事會出現歧見的議題,「有些人表示,經營廣播電台不是美國商會的職責;但多數人認為,這對僑界相當重要」。

美國軍方同意,以象徵性的一美元價格出售美軍電台的廣播和訊號傳輸設備;一名常駐夏威夷的顧問應聘,前來協助人員招募和電台籌備事宜。辛苦的籌辦工作一完成,美國商會就興高采烈將ICRT經營責任,交給台灣知名金融家辜濂松所領導的基金會。

至於美僑協會遷至前美軍非軍官俱樂部舊址的計畫,在最後關頭發生一些風波,差點胎死腹中。在預定搬遷日的兩週前,大規模整修工程正接近尾聲,派克卻接獲協議取消的通知――而且還不准過問計畫生變的原因。經過一番打聽,派克歸納出結論,癥結可能出在安全官員擔心美僑協會所在地鄰近蔣經國總統官邸。

派克透過擁有高層人脈的本地友人探詢,證實蔣總統根本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未反對美僑協會搬到官邸附近區域。最後搬遷計畫如期進行。

在行政院長指示下,台灣多位重要政府官員常和美國商會領袖見面,以協助確保各美僑團體的計畫順利進行;其中一位官員就是時任外交部次長錢復。他最近受訪時回憶道:「儘管斷交,但我們希望看到,美國民眾在台灣能盡可能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