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商機?

業者正密切關注國際會否放寬對北韓的制裁,以及何時放寬。

北韓問題專家在台北市美國商會舉辦的簡報會上表示,包括台灣企業在內的全球許多業者,都關注美國和北韓可能達成的非核化協議能否成功,以及若成功後,北韓市場是否會開放國際貿易。

在美國、聯合國安理會等各方近年來對北韓收緊制裁之前,台灣和北韓就已有總額並不高的貿易往來。台灣2016年自北韓進口總值1,220萬美元的產品,是這個共產國家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的報告顯示,從1989年到2017年4月之間,台灣自北韓進口的主要產品包括礦產(72%)、金屬(13%)和蔬菜產品(7%);台灣企業大多對北韓出口化學製品、紡織品和機械。

首爾郊區智庫世宗研究所統一戰略研究室室長李成賢表示,台灣商人「希望在北韓市場開放時已做好準備」,「一旦開放,他們就會迅速進軍(北韓市場)」。

Map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including North and South Korea and major cities.

許多觀察家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舉行高峰會談,為非核化協議吹起進場號角,但目前正在進行的談判最終會破裂,一如以往的多次前例。不過李成賢對金正恩發動的最新和平攻勢抱持樂觀看法,表示若金正恩認為非核化比繼續擁有核武更加有利,平壤就會選擇前者。

李成賢說:「金正恩現在34歲,還會繼續掌權50年或更久。不過,他並不希望在未來50年統治一個窮困的核武國家。」

在新加坡峰會上,川普以北韓若放棄核武的可能經濟發展想像,打動金正恩。峰會結束後不久,川普對記者表示:「他們(北韓)擁有很棒的海灘。只要他們朝海洋發射火炮,大家就會看到(北韓海灘)。我曾說:『哇,看看那景色,不正可以造就很棒的公寓?』」

台灣並非聯合國成員,不過總統蔡英文的政府遵守聯合國對平壤實施的懲罰措施,此作法贏得美國讚許。

台灣在今夏稍早宣布,國籍漁船將停止雇用北韓勞工,並承諾等仍在海上作業的漁船7月底靠港後,僅剩的最後3名北韓漁工就不再聘用。

經濟部國貿局雙邊貿易一組東北亞及大洋洲科的吳宛芳表示,只要國際制裁生效期間,台灣就會繼續遵守。她說:「我們目前堅守此一承諾;至於未來如何處理,端看當時國際氛圍而定。」

在目前的制裁限制下,部分最知名的台灣和跨國企業都在等待進軍東亞最後一塊未開發市場的機會。

台灣的中興旅行社最近和北韓的朝鮮民族遺產國際旅行社合作,為台灣旅客提供北韓觀光套裝行程。朝鮮民族遺產國際旅行社是北韓政府機關和中國旅遊業者共同創辦的合資企業。

李成賢說:「這是一個商業掛帥的世界。即使北韓是壞蛋,只要能賺錢,大家還是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