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亞與日本超越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成為台灣新創企業的首選
談起印尼,陳翰林一臉興奮。陳翰林10年前在台北創立EZTable線上餐廳訂位平台,而做為東南亞最大國,印尼是EZTable擴張海外版圖的關鍵。這些年來,EZTable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餐廳訂位平台。去年,陳翰林把公司總部搬到印尼首都雅加達。印尼是繼泰國之後,EZTable打入的第二個東南亞國家。
陳翰林說:「印尼是東南亞最適合新創企業的環境。」他舉出的原因是印尼經濟景氣良好,去年成長率超過5%,而且人口達2億6,000萬,光是大雅加達地區的人口就有3,000萬。
根據科技新聞網站 Tech In Asia所彙整的資料,東南亞新創企業在去年共獲得78億6,000萬美元的資金,年成長超過300%。其中有22%是由印尼的新創企業獲得,位居第二,僅次於新加坡。
至於商機,陳翰林說,「想想中國15年前的情況,印尼目前差不多就是那樣。它受到外國投資客的高度關注,這塊餅越做越大,每個人都想要分一杯羹。」
台灣有數十家科技新創企業在國內取得成功之後,往海外發展,EZTable是其中之一。這些企業主要往東南亞發展,但有些也拓展到日本、南韓與香港。它們是新類型的台灣科技企業:靠軟體驅動、年輕有活力,而且能用多國語言。它們不生產手機零組件,而是開發手機的應用程式(app)。這類新創企業資本設備支出金額不高,很容易遷移,只要是有網路的地方,就可以運作。
這個變化是在3年之內發生。《TOPICS》 3年前報導台灣的新創科技公司時,公司老板有談到往海外發展,但大多數企業的活動都集中在國內市場。
如今,他們的活動範圍已更為廣泛。台北創業加速器AppWorks之初創投創業夥伴林之晨說:「台灣可以當做新創企業良好的測試場所,但對多數公司來說,台灣市場太小,在這裡無法取得可持續擴充的成長。要擴充,就得往其他市場發展。」
做為創業加速器,之初創投專門幫助初期新創企業成長,做法是提供融資、指引與教育訓練。它目前在協助323家新創企業,包括EZTable在內,這些公司募得的資金達4億3,200萬美元。這些新創企業的整體年營收達13億美元,市值達16億美元。
多家新創企業會一起在加速器停留3到6個月,而這段期間往往會形塑新創公司未來的發展。台灣新創競技場是由政府資助的計畫,幫助新創公司往海外發展。競技場總經理韓荷麗說:「加速器讓新創公司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取得大量的實務經驗。她說明,最好的加速器能教導新創公司如何妥善經營,並且獲得持續的成長。
除了加速器,還有別的個體為新創企業提供重要的支援。孵化器提供管理訓練與辦公空間,天使投資人提供資金,幫助草創期的公司站穩腳步,以交換資產股利或可轉換債券。創投資本家也會在新創企業投資,但據《哈佛商業評論》2016年3月的報導,只有加速器靠培訓來驅動,有固定期限,由多家新創企業在共同空間進行交流,並且有個展示日,由各家新創公司向現場來賓介紹產品。
南向計劃的再現
之初創投的林之晨積極提倡往東南亞發展。他認為,東南亞為台灣新創公司提供最好的長程商機。在之初創投總部的牆上,甚至有一張「大東南亞」地圖,把台灣、香港和澳門都包括在內。地圖上的每個市場,都附有簡短的描述,凸顯對新創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指標,不僅是國內生產毛額(GDP),還有人均GDP、網路、行動上網與網路廣告的市場穿透率。
林之晨說:「東南亞符合台灣新創公司所有的條件。這裡成長快速,是世界第三大網路使用者集中的地區,有許多人屬於新富階層,消費水準逐漸提高,且在經歷數位轉型。」根據Google與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控股所做的研究,到了2025年,東南亞的數位經濟產值將達到2,000億美元。
台灣政府對於發展與東南亞的關係也同樣積極。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5月就任後不久,她的政府便推出新南向政策,要強化與東南亞鄰國的關係。
台灣對東南亞國家協會的高度興趣,讓人想起1993年。當時的李登輝總統首次推出南向政策,希望把台灣的對外投資導向東協,不要集中在中國。李登輝預見產業往中國拓展會帶來的問題,包括過度倚賴單一市場、被迫轉移科技、法規糾紛等等。
李登輝的政策原本可能奏效,但不巧發生1997到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台灣企業為了避免風險,紛紛投向相對安穩的中國。投資人當時不看好東南亞,而中國因為有資本與外匯款管,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有限。1998年,東協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成長率都出現萎縮,只有越南例外;菲律賓經濟成長率為負0.6,新加坡為負2.2,馬來西亞負 7.4,泰國負 7.6,印尼更達負13.1。
相隔20年,東協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地區。世界銀行預測,印尼、越南、菲律賓、緬甸、柬普寨與寮國今年的成長率都將超過5%。
台灣有一家在東南亞相當活躍的新創企業,那就是人工智慧公司沛星互動科技。它在新加坡、雅加達、吉隆坡、馬尼拉、曼谷及胡志明市都有辦公室。沛星背後有重要科技股東的支持,包括日本的軟體銀行與Line、南韓的Naver。沛星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可以分析亞洲消費者在各種上網裝置的行為,幫助行銷業者針對這些行為設計廣告。
沛星網站列了一個案例,講到該公司幫助印尼網路商城Tokopedia的業績大幅成長。在沛星的協助之下,Tokopedia的單月交易量成長超過200%,營收成長179%。
Tokopedia副總裁朱敏多在案例說明中表示,沛星使用動態再行銷的做法非常成功。動態再行銷是一種廣告策略,它根據網路使用者過去的行為,設計出客製化的廣告。朱敏多讚許沛星深入分析消費者在不同裝置上的行為,幫助Tokopedia達成「很好的行銷成效」。
另一方面,EZTable未能在印尼複製它過去成功的經驗,但創辦人陳翰林依然樂觀。他說,印尼市場在成長中,因此如果顧客關係管理服務能使業績成長,餐廳就願意付費取得這種服務。要提供這種服務,需要分析顧客資料,並針對如何招攬新的客人向餐廳提供建議。他說,印尼的「餐廳業者感覺生意很快將會更加興隆,因此他們願意投資」。
台灣的情況則有所不同。EZTable賺取收入的方法,是從餐廳的收入抽成。陳翰林說:「餐廳付費把訂位服務外包給你(以節省時間),但不願付費取得可以幫助業績成長的資訊。」這是因為台灣的市場已經成熟,「他們對於生意的成長沒有信心」。
向東看,不西進
中國經濟的成長率跟東南亞市場一樣快,但吸引到的台灣新創企業家數,遠不如東南亞。陳翰林說:「很難看出台灣的新創企業如何能在中國享有優勢。中國本身有許多很強的科技公司,對大陸市場也比較熟悉。」
旅遊活動預訂平台KKday的創辦人陳明明認為,在中國有發展的機會,但他的公司向海外拓展時,不以中國為重點。除了在上海有辦事處,KKday在日本、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尼和香港都有業務。
陳明明說,「在中國要非常小心」,因為那裡競爭非常激烈,而且有保護主義。「如果你不是中國本地企業,或在當地有可靠的合夥人,就可能會處在劣勢。」
有鑑於此,KKday在中國是透過當地最大的購物網站淘寶,向中國消費者銷售旅遊活動。淘寶消費群包括眾多年輕網路消費者,他們對於在台灣的客製化旅遊行程會感到興趣。
之初創投的林之晨認為,台灣新創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潛力有限。他說:「大型企業會把你吃掉。」他的意思是,中國大型網路公司往往會把國內前景最好的新創公司買下來。
更不利的是,企業要是得罪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就很麻煩。林之晨說:「看看王健林的遭遇!他曾經是中國首富。」億萬富豪王健林是大連萬達集團的董事長,作風高調,後來冒犯了當局,因為他的集團舉債進行一連串的海外投資。中共當局認為這些投資造成資金外流,不利管控。王健林配合中國政府,已承諾控制企業負債,並出售數十件不動產。
新創公司智抗糖助病人與醫師追蹤糖尿病,共同創辦人鄧居義說:「中國只屬於它自己,它肯定不是我們的重心。」智抗糖的app可自動提供使用者的血糖指數、血壓與體重。攝食量或藥物使用情況等使用者資訊,可以藉由線路、Wi-Fi或藍芽同步到智慧裝置的app。
智抗糖去年11月從日本大型保險公司損保控股等企業募得600萬美元之後,準備進軍日本。日本跟糖尿病有關的消費額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鄧居義說,「日本政府很希望預防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並已頒布政策,讓醫療院所接受補助或其他經費,以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鄧居義說,智抗糖可能與損保控股及其他日本保險業者合作,共同推出包含智抗糖app的新產品。
智抗糖app本身是免費的,但使用者可以付費取得升級服務。鄧居義預期,智抗糖的商業模式之一將會是與大型製藥廠合作。他說:「利用我們的app,製藥公司將可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他並說,智抗糖在與全球最大糖尿病藥品製造商合作,以「提供數位化病患服務」。
日本也是Asia Yo!的主要市場。這是個專業出租房屋供度假旅客使用的平台,不會有未取得許可證照的民宿。曾在投資銀行任職的Asia Yo!創辦人鄭兆剛說,他的公司有一半生意來自日本。這家公司的生財方式,是向每筆交易抽取12%到15%的傭金。
台灣人出國旅遊長期以來是以日本為首選,但日本的旅館價格讓部分旅客卻步,特別是在東京。例如東京君悅酒店每晚住宿從450美元起跳,即使是日本國內品牌例如東京港區花園酒店一個小小的房間,每晚住宿至少也要225美元。
鄭兆剛說,日本度假客房比同等級旅館房間便宜20%至35%,CP值較高。他說:「我們在日本的出租客房有許多是酒店式公寓,有烹飪設備,睡覺的地方不只一處。如果你有小孩,額外的空間就很有用。」
在不久的將來,AsiaYo!將進一步開拓市場。它計劃服務到台灣與南韓的日本旅客。鄭兆村說:「南韓市場非常有吸引力。」他指出,每年有500萬日本人到南韓旅遊。他說,AsiaYo!目前在台北總部和首爾,為南韓市場召募人才。
今年下半年,AsiaYo!也計畫拓展到香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但在中國則無拓展計畫。鄭兆村說:「中國市場的旅遊業競爭非常激烈,而且已有點飽和。」
EZTable的陳翰林也曾在投資銀行工作,他把中國市場比喻為行情被高估的個股。他說:「專業投資人找尋被低估的股票,而且會在股票被高估時脫手。中國像是一支價位非常高的股票。它可能持續上漲,但有許多風險,而且不會像過去一樣,不斷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