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台灣旅行法》  台美關係可望深化

今年三月,對於台美關係是一個特別積極正面的月份。當月有三位美國政府高階官員分別造訪了台灣,恐怕創下新紀錄,他們是: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黃之瀚(Alex Wong)、駐亞太經合會(APEC)大使馬志修(Matthew J. Matthews),以及商務部主管製造業副助理部長史宜恩(Ian Steff)。這些官員訪台,象徵台美雙邊關係有一定的強度及廣度,雙方合作交流所牽涉的層面,極其廣泛。

黃之瀚是受台北市美國商會邀請,在商會年度晚宴「謝年飯」上,與蔡英文總統同台擔任貴賓講者。黃之瀚在晚宴現場的致詞,是近年來美國政府對於維護台美關係最直接明確的表態之一。他告訴在座將近700位商會會員及來賓:「美國政策的目標,是確保台灣人民可以繼續他們選擇的道路,不受脅迫。」他還說,因為台美關係「深植於雙邊都認同的長久價值,生生不息,美國從過去、現在直到未來,都會是台灣最緊密的朋友和夥伴。」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無獨有偶地,這三位美國高階官員訪台的相關安排,是在2月28日美國國會通過法案、3月16日川普總統簽署頒布《台灣旅行法》之前。但這項新法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代表了美國對於台灣的政治支持。美國兩大黨都認可的《台灣旅行法》,在國會參、眾兩院皆獲無異議投票通過。不少觀察家先前認為,川普總統雖然支持這項法案生效,但不會親自簽署。後來川普總統卻選擇簽署法案,藉此表達他的背書。

《台灣旅行法》條文提到,「美國政府所有層級的官員,包括內閣級別掌理國家安全的官員、軍事將領等其他行政部門官員,可訪問台灣,與台灣同層級官員會面。」此外,它也允許「台灣高階官員在獲得合理尊重的情況下進入美國。」

實際上,美國政府並無任何法律或規定,明文禁止台美高層官員互訪。一般認為《台灣旅行法》立法完成,並非只有象徵意義。台北市美國商會希望這項法案能讓美國政府更有意願派高階官員訪問台灣,或者讓更多台灣官員造訪華府。雙方官員密切的實際接觸,對於促進台美關係非常重要,對於雙方在貿易投資、安全議題、文教交流等等領域成果豐碩的合作,也有關鍵促進作用。

過去18年間,唯一訪問台灣的美國政府內閣層級官員,是2014年訪台的環保署署長Gina McCarthy。美國在台協會新建辦公大樓即將落成啟用—其建築本身即體現了美國維繫台美關係的努力—正是美國政府指派高階官員來台訪問的絕佳機會。台北市美國商會非常期盼能有這樣的美國官方代表團抵台,希望這能成為台美官員更頻繁互訪的良好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