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進展

最近完成的台北市美國商會2018台灣商業景氣調查結果摘要,已刊登在本期TOPICS月刊。我們注意到,本次調查結果有點不同,那就是會員感覺到許多問題已經在開始改善。

參與調查的會員有許多關切事項,包括以現行勞基法規範專業人士及企業管理人,以及台灣法規制度能否因應快速變遷的世界所帶來的新挑戰。此外,電力供應也是個重大隱憂。

但參與調查的會員相信,改變正在發生,勞動基準法的修訂就是個很好的實例。許多雇主與勞工批評2016年通過的勞基法修正案過於嚴苛之後,政府訂定一套較具彈性的新措施,本月已經生效。

雖然再次修法是個正面的做法,但參與商業景氣調查的企業主管一面倒認為不如期待,尤其是在訂定工時與加班規定方面,未能清楚區分藍領工人與專業人士/經理人。政府似乎認同這項看法,目前在考慮增訂規定,以支持創新經濟培養自動自發的知識勞工的需求。

在制定與施行新法規的過程方面,景氣調查顯示,商會會員企業認同政府在過去兩年採取的步驟,讓相關利益關係人與一般大眾有更多參與的機會。政府在台北市美國商會的鼓勵下,於2016年10月將法規的公告與評論期延長為60天,如今已成為法規制定過程一個重要的環節,而且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join.gov.tw)為大眾提供意見與觀察新法規訂定過程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本次商業景氣調查中另一值得注意的重點,在於跨國企業主管對於台灣政府推動重大發展計畫的態度。他們認為,5+2產業創新計畫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不僅有利台灣經濟發展,也為許多企業提供實質的商機。

台北市美國商會會員企業認為台灣經商環境良好:本地勞工勤奮、忠誠而且容易訓練;生活條件極佳。多數企業認為未來營收增加的前景良好,因此計畫增聘員工。

台北市美國商會會員企業已深深融入台灣社會,參與本次商業景氣調查的企業當中,約有2/3在台灣耕耘已超過20年。因此,商會與會員企業都很希望看到台灣經濟越來越好。我們期盼未來一年與政府強化伙伴關係,盡可能提高台灣經商環境對新的投資者與已經在本地經營的外商企業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