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準備迎接無人車浪潮

PHOTO: TAIPEI DEP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自駕巴士已在台北深夜測試

挾持強大的資通產業實力,台灣正加緊腳步,準備迎接無人車浪潮。此趨勢在10年後會為全球交通帶來革命性改變。

裕隆旗下生產Luxgen車的華創車電走在前端,於今年8月年度台灣汽車科技發展創新高峰會會場舞台上展示一輛無人車。

這輛Luxgen S3 EV+改裝的原型車是華創領軍的研發聯盟的成果,該聯盟成員有一百多家汽車零配件廠商。該輛車配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防撞系統、及自動停車系統,並可上網,即所謂的車聯網。

「台灣ICT產業與汽車相關的合作是一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這些業者經由與華創車電的合作,完成認證,具備車業經驗更可擴展至國際市場,」裕隆集團副執行長陳國榮指出。

在4月舉行的台北車電展,半官方的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展示一輛配備自行研發的自駕技術的電動高爾夫球車,可自動巡航、車道變換、自動停車、與自動取車。該輛車頂前各裝一個3D光達與鏡頭,車身前後共有4個超音波感測器,在偵測到行人時會自動煞停,偏離時會自動回到正確車道,也在前方有障礙物時會自動變換車道。

Driveless buses are now being tested for late-night service along Taipei’s XinYi Road. PHOTO: TAIPEI DEP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台灣主要的資通大廠戮力加入無人車產業鏈,認為這是全球資通業下一個成長引擎。積體電路產業是一很好的例子。台灣最大的IC設計公司聯發科致力研發車用晶片,運用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高精準度毫米波雷達、車用資訊與娛樂系統、及車用資通訊系統。

聯發科副董事長暨總經理謝清江表示,聯發科將提供高度整合的解決方案,汽車廠商不再需耗費資源從事不同產品或系統間的溝通與整合,因而可降低開發人力與成本。

聯發科加入世界其他晶片大廠,如高通、英特爾、輝達、與美光,致力供應日益增加的車用晶片需求,而這需求在無人車到來後,會急速增加。美光估計一輛無人車記憶體容量需求是 200 GB,遠高於目前傳統車的60 GB。

台灣廠商也放眼無人零配件龐大商機,包括智慧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不可或缺的鏡頭,可運用於環景偵測系統、車道偏離警告系統、及抬頭顯示器。新鉅科技董事長鄭勝全分析,2018年上市的新車幾乎都有半自動駕駛功能,一輛車至少有36顆鏡頭。佳凌科技是最早投入車用鏡頭開發的台灣廠商,透過車用鏡頭模組廠供應供應日本、歐洲、美國、及中國各大車廠,2017年出貨量估超過2百萬顆。

此外,一些台灣通訊設備廠商,包括啟碁、為升、明泰、及同致已開發運用於智慧車的毫米波雷達。一些晶片廠正大力開發砷化鎵磊晶晶片,其特性是高頻、低噪音、高效率、及低功耗,適用於車用雷達。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是無人車的頭腦,整合車內各種感測裝置收集的資料,包括影像感測器、雷達、光達、衛星定位系統,以建構車輛週邊360度現場資訊。這「感測器融合」的資訊再被傳送至車內的中央處理器,經由高速運算分析,下達指令,控制車輛的速度與方向。

The testing team with the driverless bus being prepared to serve Taipei’s night owls. PHOTO: TAIPEI DEP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無人小巴

同時,台灣政府已開始準備迎接無人車時代,尤其在大眾運輸的運用。今年8月法製「EZ 10」無人小巴開始在台北市信義路從敦化南路至復興南路間的公車專用道於深夜測試。該車輛以時速20公里行駛,裝有6個光達,可偵測50公尺半徑內所有物體。它的煞車反應時間以毫秒計算,沒視覺死角,有高精密定位系統,定位精確度達1至3公分,比一般定位系統動輒1公尺精確度先進許多,因此可以精準進站。

台北市智慧城市辦公室主任李鎮宇表示,市府的最終目標是在非尖峰時刻,尤其是深夜,提供無人巴士服務。「深夜是最適合無人巴士的服務時間,因為那時人容易因疲勞或視野不佳犯錯,」李鎮宇說。

年底,市府將開放興建中士林科技園區封閉場地供業者測試無人車。「我們提供一個V2I的車輛基礎設施環境,許多國內、外業者已表達強烈興趣。例如,工研院將在那裡測試自駕軟體,」李鎮宇指出。

交通部擬定的「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劃」涵蓋無人汽車,歸於車聯網項目。這為期4年(2017-2020)經費數十億台幣的計劃目標利用資通訊技術,減少交通壅塞25%,降低汽機車肇事率20%,提高公共運輸使用量10%,且創造關聯產業價值3百億台幣。

在2015年10月推出「Autopilot」自駕系統後,有半自駕功能的特斯拉車已累積2億公里的駕駛里程。 經中國網路巨頭騰訊挹注18億美元資金,特斯拉將加速開發全自駕車,即第5級自駕車。

谷歌母公司字母公司旗下的Waymo公司自駕車車隊已在加州公路上行駛多年,累積3百萬英哩駕駛里程。

許多汽車大廠已推出有半自駕功能車種,例如自動保持安全車距,包括奧迪、通用、福特、日產、本田、豐田、戴姆勒(包括賓士部門)、及寶馬。

然而,無人車成為主流車輛的道路仍障礙重重。首先是龐雜的交通及路況資訊蒐集、處理、及更新工作,以將資訊輸入車內電腦。

最艱鉅的工作是克服大眾關於無人車安全的疑慮,使他們相信無人車提倡者的論調,認為無人車比人類駕駛安全1百倍,因不會有疲勞、分心、喝酒或吸毒、及危險駕駛動作造成的意外。

汽車工業仍認為無人車是未來趨勢。台灣須及早準備把握這趨勢在產業及交通帶來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