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惠天下

在這個神奇的時代,科技正以令人目不暇給的速度,幾乎全面性地改變人類的生活。

醫療、教育、通訊和生產力的進步,提高了全球民眾的平均壽命,更幫助數億人脫離貧困,躋身中產階級。

許多人能夠在任何地點與關心的人聯繫,並且立刻找到想要的資訊,這個現象非常普遍,我們早已習以為常。

如今,雲端運算的出現讓我們步入嶄新的時代,迎來更為深刻的變革。新一代的技術創新帶來新的方法,可望拓展更多經濟的機會,處理人類面臨的若干迫切問題。

然而,雲端也在一些方面造成破壞。人們懷疑社會是否安全,工作能否持續,也在擔心孩子的前途。如何才能避免雲端技術僅服務少數的幸運兒?它能否以及如何才能造福所有人?顯然,我們已經來到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必須重新思考人際互動、公司經營以及政府保障公共安全、發展經濟和提供服務的方式。

從馬車到汽車

兩張拍攝於上世紀初紐約的照片,其背後隱含的趨勢,跟當今以科技帶動變革的時代互相呼應。兩張照片都是從百老匯、第五大道和東23街交匯處的熨斗大廈對面拍攝,兩個畫面非常近似,但有個明顯的差異。

第一張照片攝於1905年,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馬車:裝滿貨物的馬車、載客馬車、在路邊候客的出租馬車。第二張照片拍攝於二十年後,畫面裡已經看不到馬,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沿百老匯蜿蜒而行的汽車長龍,路邊停滿了車,熨斗大廈前的一段人行道也已改建為停車場。

在兩張照片相隔的二十年當中,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和動盪。1905年,紐約市需要10萬多匹馬投入人員和貨物的運輸。數萬人受僱餵養馬匹和清洗道路上的馬糞。1此外,城裡還有幾千名鐵匠以及製作車輪、馬鞍和馬車的工人,全國四分之一的農業產能用來生產餵養馬匹的農作物。

二十年後,一種新形式的馬力成了主流,這個結果推動了創新,促使多個新興行業崛起,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也改變了經濟結構。在這二十年間,不僅是紐約,全球很多城市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土崩瓦解,新型社會開始出現。此段期間,許多幾個世紀以來曾讓人們豐衣足食的行業類別幾乎整個消失。

席捲每一個人的技術革命

當一個社會的運行由馬蹄的速度驟然提升至汽車的速度,必然需要制定新的法律,建設新的基礎設施,並確立新的社會規範。

微軟基本上對未來抱持基本樂觀的態度,但我們也體認到,雲端技術必須用來驅動社會與經濟利益。我們需要一套平衡的政策和技術解決方案,促進正面的變革,並確保雲端運算的成果為大眾所共享。

我們認為,要達成這種變革,必須齊心協力,共同打造一個可信、負責和包容的雲端。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攜手合作,開創惠及全球的雲端世界。

微軟於去年十月出版”雲惠天下”一書,目的在為政策制定者提供藍圖建議,幫助大家充分利用雲端的革新優勢。我們針對15個政策領域提出78項建議,相信可為打造可信、負責和包容的雲端所需的法規環境提供基礎。

此外,書中還分享了一些實例,說明雲端如何改變政府與公民互動的方式、企業如何提高生產力,以及非營利機構如何提供更有效的服務。

微軟的使命是幫助在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組織,都能貢獻更多、成就更大。為實現這一使命,現在正是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重要時機,期盼政府、業界和公民社會共同合作,打造真正惠及全球的雲端世界。

欲詳閱更多內容,請至: ”雲惠天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