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合作契機

美國與台灣在數位經濟方面有許多合作,但行動叫車服務Uber與台灣主管機關最近幾個月公開對抗的局面,有時讓這些合作被大家所忽略。

美台合作涵蓋多項數位經濟倡議,它們最早是在2016年10月在華盛頓的數位經濟論壇中提出,其中主要議題包括新創公司、智慧城市與網際網路的全球普及化。

國家發展委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張惠娟透過電子郵件表示:「鑑於美國是數位經濟的先驅,我們在機構與決策階層與美方交換意見,對我們有所幫助。另一方面,台灣資訊通訊產業的創新能力很強,我們歡迎美國的企業家跟我們合作。」

美台在新創領域的合作,目的在整合兩國新創的生態環境,例如將美國技術授權給台灣的新創公司。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和美國聯邦法院代表於今年3月30日參加了由美國在台協會主辦,台北市美國商會、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協辦的科技授權專家對談。美國在台協會的經濟官員安瑞恩表示:「目前大多數授權行動涉及台灣大型企業與美國的創新技術擁有者,我們這次的研討會,是想要推動增加對台灣新創公司的授權。」

美方也將在4月舉辦一場簽證說明會,讓台灣的創業者瞭解,美國提供各種簽證,方便他們到美國從事市場調查、創立新的事業、經營公司、參與加速或育成計畫,或者在美國大型企業任職。安瑞恩說:「我們想要讓更多人知道各種可能性。」

安瑞恩說,「智慧城市」是美台另一個具有很大合作潛力的領域。他說:「台灣想要成為智慧城市的領導者,而美國希望與台灣方面合作。」例如美國在鼓勵台灣城市參與美國商務部主導的全球城市團隊挑戰。這項創議是個平台,讓技術公司與地方政府針對棘手的都市問題研發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台北與台中已經參與,預料台灣將會有更多城市加入。

安瑞恩說明:「具有一個共同的架構是重要的事,這樣業界才會知道方向。」4月25日在桃園的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美國在台協會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將聯合主辦一項大型智慧城市研討會,希望藉此擴大兩國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合作。

台灣與美國也在合作,透過「全球連結倡議」使網路普及化。這項倡議的目標,是要使上網人數在2020年以前增加15億。安瑞恩說,兩國特別計畫要合作幫助太平洋島國縮小數位差距。

同時,在網路安全方面,安瑞恩認為美台雙方肯定有合作的潛在空間,方式很可能是產業間的合作。他說,台灣想要發展物聯網,而確保物聯網網路的資訊不受侵犯,是這個過程很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台灣近來曾遭受到網路攻擊。他說:「物聯網的每個裝置都彼此相連,因此都有可能遭到駭客入侵。從一開始,物聯網裝置與智慧城市就必須做好網路安全。」

安瑞恩說,由於台灣與美國在數位經濟的許多領域進行合作,「很重要的一點,是台灣的法規環境要有利於創新。我們希望台灣致力於開放。」

國家發展委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張惠娟指出,台灣在去年11月推動數位國家與創新經濟發展方案。她說:「這項計畫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建立有利於創新的法律架構,因此我們將努力因應新商業模式與創新所帶來的挑戰。」

張惠娟說,台灣有堅強的工業基礎,但要在數位經濟與物聯網時代保持競爭力,台灣應該建立完整的工業生態環境。她強調,這樣做將「加速工業創新,優化工業結構,並利用既有優勢,將硬體和軟體加以整合,開發創新的應用方式」。

張惠娟說,去年9月展開的亞洲矽谷計畫,是台灣推動數位經濟極為重要的一項努力。「這項計畫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推動物聯網產業的創新與研發,二是建立健全的新創與創業生態環境。這就是我們鼓勵大型企業與新創公司努力創新的方式。」

根據數位國家與創新經濟發展方案,台灣計畫擴充數位經濟規模,到2025年要達到新台幣6.5兆(2,046.6億美元)。這項計畫的其他目標包括使數位生活服務的穿透率達到80%,寬頻上網速度增加到每秒2G(普及率達到90%),並訂定享有每秒25M的寬頻服務為「國民基本權利」。此外,台灣希望躋身全球網路普及國家的前10名。

張惠娟說:「我們相信數位經濟將為台灣帶來很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