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在過去40年間出現了重大變化。從最早在1976年的種籽團隊被派到美國學習積體電路技術,到1980年代台灣發展出密集的個人電腦零組件小型供應鍊網路,再到1990年代,全球有70%的個人電腦硬體是在台灣生產,進入21世紀,鴻海/富士康集團異軍突起,同時台積電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廠。這一路上的發展,令人十分振奮。
隨著中國的崛起,科技界出現了從硬體轉向軟體和雲端的典範轉移,消費者的主要通訊裝置則從個人電腦轉換成智慧型手機。這些新的趨勢都為台灣帶來重大的衝擊。從1980到2010的30年間,台灣在個人電腦革命中扮演舉足輕重甚至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今則是來到一個十字路口。
在使全球個人電腦價格普及化的過程中,台灣扮演關鍵的推手角色。台灣先是與矽谷連結,成為電腦生產體系的重要成員,後來並利用中國做為生產重鎮,以克服勞工短缺與成本的挑戰。政府多項明智的決定,讓台灣得以把握機會,成為全球電腦生產的中樞。台灣政府的作為包括早期推動電子裝配產業,然後是積體電路產業,並建立新竹科學園區。同樣重要的是台灣的教育體系,它培養出達到臨界質量的工程師(當中有許多在美國取得碩、博士學位與職場經驗),還有台灣人民的創業精神,以及擁有技能、勤奮工作而且成本相對低廉的勞工。
台灣幾家電腦製造商之間競爭激烈,而且它們都有辦法優化製造能力,加上具有彈性的生產技術,這使得個人電腦價格急速大幅下降,成為一般商品,被全球的企業與消費者大量採用。最後台灣的電腦製造業出現整合,鴻海/富士康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業者,年營收超過1,400億美元,光是在中國的員工就超過100萬人。
這個經濟發展的結果不僅對美國、台灣和中國是個三贏的局面,也可能是1980年代到21世紀初全球經濟成長與生產力提升最主要的因素。
典範轉移的衝擊
個人運算(電腦與智慧行動裝置)的普及化與摩爾定律之下電腦運算能力的快速成長,帶動了典範轉移,趨勢是從硬體走向軟體和網際網路,包括社群、共享經濟與物聯網。科技的新時代已經來臨,而台灣的前景堪憂。
說台灣前景堪憂,有3個主要的原因。一是隨著個人電腦革命落幕,電腦的銷售出現下滑;二是新的技術創新是以軟體與網際網路為主,這不是台灣的強項;三是中國科技公司一直在利用政府的補助,設法超越台灣的競爭對手,圍繞著華為和聯想等幾家大公司打造供應鍊,並且以產業間諜活動挖角台灣重要主管,取得技術、製造經驗和其他商業機密。此外,中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但它的政府要求外國公司採用中國的技術標準,例如TD-SCDMA與CMMB,藉此讓外國廠商無法在中國贏得標案。
在過去幾年,台灣主要的財經類刊物都曾示警,指出中國政府與企業在打擊台灣的科技公司,藉以削弱台灣的經濟。台灣電子產業各領域(包括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的企業營收及獲利都在持續下滑。除了鴻海/富士康、大立光、聯發科和台積電等個別產業的領導者屹立不搖,許多台灣科技公司已名存實亡,既無法成長,也無法有高額營收。
在中國政府上述策略與實際做法所造成的衝擊之外,部分觀察家批評台灣政府把大量資源投入電子產業,沒有助長其他可能的新興產業。不論這個分析是否正確,結果是一樣的:台灣經濟將會走軟,而這可能帶來長期的政治效應。
台灣目前處境是進退兩難。台灣只有上述少數企業擁有足夠的規模與領先全球的技術,中小企業一般規模不夠龐大,也沒有獨特的技術或行銷能力,能夠長期抵抗來自中國對手的競爭。即使在當前台灣成功的企業當中,只有毛利達50%而且主宰晶片製造業的台積電(它甚至取代三星,成為蘋果公司主要的手機處理器製造商)可以被視為它所屬產業的全球龍頭。鴻海/富士康毛利僅7%,它最主要的客戶蘋果公司則達到40%。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逐漸成熟(就如同之前的電腦市場),台灣企業在大量生產電子產品的行業中處境日益艱難。
但另一方面,有些顯著的成功實例顯示,台灣公司與產業可以克服中國業者的挑戰,實力變得比過去更為堅強。
台灣企業因應之道
雖然台灣各界近年對於經濟普遍感到悲觀,但台灣依舊握有若干很好的特點與核心能力,他國無法輕易複製或超越,這些優勢包括:1) 速度, 2) 彈性, 3) 價值(性價比)、 4) 客製化(能夠有效率地服務利基市場), 5) 供應鍊成員集中在小範圍內(群聚),6) 與國際接軌(與全球連結,而不僅僅是中國)。台灣需要充分運用這些競爭優勢,摒棄使台灣若干產業與公司陷入危機的心態與做法。
台灣的缺點在於1) 追求短期利益, 2) 過度倚賴中國市場,3) 盲目追求降低成本,4) 強調大量生產, 5) 不重視設計、研發與創新,6) 未讓員工享有能跟其他國家相比的薪資。台灣越早摒除這些缺點,改採正面的做法,對台灣就越有利。
台灣過去發展積體電路與電腦產業成果斐然,因此很想試著再找尋一兩項可能創造高額營收的明星產業,但台灣發展DRAM、LCD面板、太陽能板與LED產業的努力,都因為各種原因宣告失敗。DRAM和LCD面板產業是由南韓的三星與LG掌控,太陽能板和LED的市場被享有政府高額補貼的中國企業打亂,只有少數的例外。在台灣,DRAM, LCD、太陽能板和LCD因而被稱為「四大慘業」。
台灣不應該把生技或物聯網等新的產業別吹捧為救星,而應該專注於台灣特色與核心能力可以發揮並且擴大的產業,以創造競爭優勢。
德國經驗可以供台灣借鏡。德國有世界級的企業,例如Daimler、西門子、BASF與SAP,但有大約99%的公司屬於中小企業(Mittelstand),大都是家族事業。其中有大約1,000家在各自的產業別當中屬於全球名列前茅的公司,它們被稱為「隱形的冠軍」。
台灣也有許多這樣的公司,生產鞋子、高爾夫球桿、自行車和工業用壓縮機等各類產品。雖然台灣企業的精密度往往比不上德國公司,但效率較高、更有彈性,可以有較好的性價比,而且在特定領域有更豐富的市場經驗。
台灣業者如果運用它們的特點與在電子、機械設備和其他方面良好的技能,再加上「恰到好處」的心態,有可能開拓出競爭者搶不走的利基市場。其實對開發中國家的顧客來說,廉價、「恰到好處」的產品,比價格高昂而且規格太好的德國產品更有吸有力。而且,這些較小的利基市場比較不會被在政府補助下大量生產的中國產品所破壞。
運用供應鍊群聚的優勢
台灣自行車產業的故事,就是個很能發人深省的範例。1990年代末期,中國開始大量外銷低價自行車,台灣的業者感受到威脅。巨大和美利達這兩家大廠便在2002年與他們的10幾家供應商組成A-Team,它們運用群聚的力量,在研發、管理與行銷方面進行合作,共同提高產品的品質,採納豐田式生產管理(TPS)、全面品質管理(TQM)與及時生產(JIT)等做法,在創意與創新方面尋求外援,並且專門生產高附加價值、更加客製化與優質的產品。在5年之內,台灣的自行車產業不僅存活下來,營收還增加了一倍。
要不是成立了A-Team,台灣今天就不會有稱霸全球的自行車產業。甚至義大利著名廠牌Colnago和美國的Trek,也要跟台灣業者共同研發,並靠台灣業者打造它們的產品。
研發與製造技術
大立光為蘋果的iPhone和其他智慧型手機生產鏡頭,沒多久以前,還很少有人知道這家公司的存在。它成功的因素,在於不斷精進生產鏡頭的技術。10幾年前,當台灣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大量外移的時候,大立光當時的董事長林耀英決定留在台灣,並使公司的生產自動化。
為了達到客戶在規格方面越來越高的要求,大立光時常得為自己的生產線製造特別的機器設備。它能做到這一點,完全是因為台中擁有效率高、實力雄厚、技術好、價格相對低廉而且具有彈性的工具機產業聚落。
結果是大立光成為業界在全球的領導者,能夠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面,以合理的價格為蘋果和其他智慧型手機製造廠提供解析度越來越高的鏡頭。近幾年,大立光已成為台灣股市單價最高的股票。
這樣一家相對年輕的公司(德國的蔡司已有171年歷史)能夠打敗德國與日本鏡片公司的競爭,是很了不起的事。它的表現證明,台灣企業即使重視研發,還是可以運用台灣「恰到好處」的產業特點,以理想的價位供應產品。在技術品質方面,日本和德國製造商肯定能跟大立光比拼,但無法在價格或速度上競爭。
分散產業與市場
在過去40年,台灣經濟主要仰賴電子和電腦相關產業,許多頂尖人才選擇唸電機工程系。台灣此刻應該降低對積體電路與電腦相關產業以及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摩爾定律出現已經超過50年,中國飛快的經濟成長也已經接近40年歷史,有跡象顯示,這兩項發展都在減緩。
鑑於以上談到的典範轉移,台灣亟需發展與積體電路和電腦以外的產業,利用台灣的核心能力,達到臨界質量。可以考慮的產業有三:1) 水果、花卉和海產等高附加價值的農業和養殖業,2) 生技與醫療相關產業,因為台灣醫療體系的效率在全球名列前茅,3) 綠建築技術等永續性產業,因為台灣擁有亞洲第一個綠建築評等制度EEWH,而且有耗電強度最低的全球最綠建築。
這些產業能否蓬勃發展,將取決於多項因素,其中最重要之一是機運。但我們有好的理由相信,台灣企業有不錯的機會,可以在這3個產業有好的發展。
首先談農業和養殖業。50年前,台灣被稱為水果王國,農業十分進步,但多年的忽視與管理不當,導致農業不但發展停滯,甚至規模縮小,水果的出口也減少了。2016年10月,政府成立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聘請Zespri奇異果公司前任全球行銷總裁陳郁然擔任董事長。陳郁然保住Zespri在日本的市場,也使整個公司起死回生,在業界有充沛的人脈。Zespri每年為紐西蘭賺進超過10億美元的外匯。
其次是生技產業。眾所週知,台灣醫療體系的效率在全球居領先地位,同樣重要的是,成功大學教授張明熙等研究人員獲得多項突破,包括阻斷IL-20抗體,這項專利已經以1,300萬美元代價授權給藥廠使用。
台灣發展這個產業能否成功?是否有足夠的臨界質量?使台灣企業能夠興盛的關鍵因素是否也是生技產業所需要的?這些都是重要的問題。許多國家都在考慮發展生技產業,包括像新加坡一樣的小國在內。此外,藥品開發和獲准上市都需要很長時間。速度是台灣企業競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但卻不是生技產業的要素,因此,生技對台灣企業來說,很可能會是具有挑戰性的產業。
第三是永續性相關的產業。全球暖化可能是人類所面臨最大的單一挑戰,要因應這項挑戰,需要新的技術和新的做法,但現任美國總統和國會似乎有不同看法,川普政府提出的預算案,就準備大砍環境保護署的經費。
在過去20年間,在綠建築和汽車設計與技術方面有很多進展。太陽能版、風力發電扇葉、智慧電網、氫燃料電池和電池儲能等方面的進步,使得碳排放淨值為零的夢想顯得不再遙不可及。事實上,加州政府已經規定,新造的房子在2020年必須達到淨零排放的要求。隨著使用氫燃料電池的汽車上路,以氫燃料推動的經濟正在成形。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一生都在研究減少建築的碳排放,並且在許多方面獲得成果。在他的努力之下,台灣在1999年頒行亞洲第一個綠建築評等制度EEWH。他並且設計和建造好幾棟綠建築,能源消耗非常低。他也開發出一套系統,可以很有效率地計算建築的碳排放量,並組成低碳建築聯盟,以落實這套系統。他還發表許多書籍和文章。因為有他的努力,綠建築如今已成為台灣學校課程與日常話題。
在半世紀之前,當台灣在發展積體電路產業的時候,有幾位先驅型的人物帶領這個產業興起。在綠建築科技產業,林憲德可能也是這樣深具影響力的人物。此外,台達電是全球電源產業的領導者,它在推動台灣的永續發展方面有潛力可以扮演帶頭的角色。該公司創辦人和名譽董事長鄭崇華有強烈決心,要因應全球暖化的挑戰。他拿很多財產捐助永續發展的努力,包括提供新台幣1億元鼓勵建造「綠色魔法學校」。這棟由林憲德設計的大樓,是全世界能源效率最高的建築。
台灣的競爭特點似乎很適合綠建築產業的發展。速度、彈性、性價比、客製化、群聚性以及台灣在積體電路、硬體和機械設備方面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優勢,讓台灣可以在這個產業與其他國家競爭。
教育與語言能力
台灣需要早日改革教育制度,以因應當前的挑戰。近年的教改措施引發爭議,尤其是不再強調技職教育,增加四年制大學這一點。
台灣最需要的是加強國民的外語能力。台灣有許多人在全球經商多年,而且英語是世界通用的商用語言,台灣人的英語應該要更流利才對。
台灣的兒童在過去很長時間太晚開始學習英文,許多人覺得學英文是件難事。但如果政府把學習英文當做國家大事,並發揮創意面對這個問題,有了現在的語文學習科技,以上的問題就不難解決。但這項努力需要上下一致,持之以恆,而且需要歷時數十年之久。
從1980年代開始,出國取得高等學位後返國的人士為台灣的經濟成長做出很大貢獻,但近年出國留學的人數越來越少。同樣的,參加國際會議的台灣學者人數也不如往年。結果是台灣跟外界比較隔絕,導致下次全球經濟出現重要的機會時,台灣可能會比較難以充分掌握契機。
結論
台灣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考慮何去何從的關頭,需要檢視自己的優勢和特點。有鑑於全球轉往軟體發展的典範轉移,台灣需要調整能力和心態,投注更多心力在軟體、創新和創意之上。
兩岸的經濟關係也需要重新思考。雖然鴻海/富士康等企業藉著中國低廉而且似乎源源不絕的勞力發展成為全球大廠,但也有很多公司在無意中轉移了技術和經驗,造就出今天的競爭對手。許多公司失去了讓企業升值的機會,因為它們當年採取看起來似乎比較簡單的出路,為了降低成本到中國設廠,而不是讓產品升級或打造自有品牌。
台灣過去也曾處於逆境,但每一次都能夠設法突破。目前的處境雖然艱難,但如果台灣勇敢面對危機,靠著政府良好的政策,不屈不撓的精神,重新專注於國際化,加上很多的努力,台灣將可享有多年的繁榮、創新與經濟自由。